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者評論】名家觀點/台灣競爭力還在「敘事」中

【學者評論】名家觀點/台灣競爭力還在「敘事」中

更新時間:2017-07-21 11:49:31 / 張貼時間:2017-07-21 11:20:4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1,747
稿源:2017-07-20/經濟日報/許志義/中興大學財金系教授

7月13日來台演講的席勒教授提醒大家,注意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中「敘事」的產生與回饋途徑。請看這段敘事:「最新民調顯示,我國由於教育失敗與毒品氾濫,社會問題叢生。在對外貿易方面,由於我國競爭力下滑,出口金額成長緩慢。又因國內工資低落,人才外流。雖然最近失業率下降,但增加的就業機會都是低薪的服務業工作。不久,我們的年輕人都只能在服務業打工。」

這個「我國」不是台灣,而是1989年的美國。當時,日本經濟實力如日中天,「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是流行的感慨;豐田的管理制度是美國商學院的顯學;美國即將或已經衰敗,是常見於媒體的標題。

少數的例外是包摩教授(W. Baumol, 1922-2017),他1989年出版的書中,駁斥美國已經衰敗,並推論美國還會繼續維持領先。許多人揶揄他是美國啦啦隊長,但從1991年開始,美國進入長達十年的快速成長,日本掉入泥沼,至今尚未脫身。媒體被這事實打臉,學術圈的臉也蠻腫的。

再看另一個,在1980年代興起的「儒家倫理與亞洲經濟奇蹟」敘事:「亞洲四小龍由於都受過儒家文化薰陶,因此人民勤勞儉樸,儲蓄率高,又重視家庭教育,特別有利於經濟成長。」這次與席勒教授同台的劉遵義院士,在1992年的台北,發表《東亞新興工業國經濟成長的源頭》,文章結論是:根本沒有東亞奇蹟!為什麼?因為他發現,四小龍的成長完全可用資本增加來解釋,沒有來自創新的貢獻。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證明了劉院士的看法。

當然,流行的敘事未必都是錯的。不過,現在流行的「台灣失去競爭力」敘事,它的問題是對於「競爭力」的定義不清。我們常看到的指標有二:國家競爭力與勞動競爭力,兩者的意思雖有少部分重疊,但並不相同。跟「亡國論」的看法相反,台灣在這兩個指標上的表現,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世界經濟論壇(WEF)與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都有編制國家競爭力排名,台灣最近兩年都在13、14名,高於韓國、中國,也高於最近台灣媒體的寵兒:以色列(WEF與IMD)與愛爾蘭(WEF)。我跟學生討論時,學生共同的反應是「怎麼可能?一定編錯了。」席勒教授應該會喜歡這個案例。勞動競爭力簡單說就是勞工的「性價比」,以單位勞動成本計算:時薪在分子,除以平均每小時產出(勞動生產力),也就是雇主得到一單位產出需付出的薪水;比值愈低,愈便宜好用,代表競爭力愈高。高所得國家時薪高,但生產力也高,因此競爭力未必輸給低所得國家。大家印象中的台灣勞動者能力佳、薪水低,國際比較也證實這個印象。2012年《富比士雜誌》就曾報導台灣勞動力是世界級廉價。雖然有人未必認為這是光榮,但台灣勞動競爭力是世界前段班仍是事實。

跟每個國家相同,台灣也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但因為有問題而「感覺」台灣失去競爭力的敘事,目前還無法成立。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