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研討會。演講
  • 【人社中心國際學者系列講座】5/25尋找臺灣文學史上的「失蹤者」,黎湘萍教授主講

【人社中心國際學者系列講座】5/25尋找臺灣文學史上的「失蹤者」,黎湘萍教授主講

更新時間:2011-05-17 09:54:44 / 張貼時間:2011-05-17 09:49:23
人社中心
單位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8,417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國際學者系列講座

講題: 尋找臺灣文學史上的「失蹤者」

主講者: 黎湘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台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主任,國立中興大學人社中心客座研究員)

主持人: 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時間: 2011年5月25日(三) 14:00~16:00

地點: 國立中興大學綜合教學大樓9樓904室(台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演講摘要:

「文學史」的撰寫,是現代體制的產物,是現代性的一環。這樣一種體制性的產物與原生態的「文學」究竟具有怎樣的關係?個人的文學經驗或文學記憶與文學史的敘事是否重合?人的文學創造與文學閱讀是自由的嗎?這些問題很可能是「反現代性」的。本人欲從「台灣文學史」的「文學」與「史」的分裂處入手,去探尋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

方法之一,就是去尋找「台灣文學史」上的「失蹤者」。本人借用卡夫卡首先提出、德勒茲加以延伸和闡發的“小文學”(kleine Literaturen)的概念,嘗試耙梳臺灣文學“史”上的“小文學”,分析它如何從已有的臺灣文學史敘事中「失蹤」,又在怎樣的情境下被重新記憶?從而略窺“文學生態”與“文學史生產”的複雜關係。

方法之二,是探求文學本身的「歷史性」與「非歷史性」的悖論性質。與哲學、宗教一樣,作為“文本”(Text)的文學,內在地具有“歷史性”與“非歷史性”的悖論性質,它產生於一定歷史語境之中,因而勢必與這一特定的、具體的歷史語境(Context)有密切關聯:它是歷史的產物,是寫作者在特定時空內表現其個體生命經驗及其與政治、社會、文化諸因素之複雜關係的綜合體,因而它必然映射著這一特定歷史語境的各種可能性,因它具有與歷史現實相關的質素,遂使“以詩證史”甚至“以詩造史”成為可能——在這一意義上,文學因其“真”而成了歷史的某種“替代品”;另一方面,文學作為審美的、想像的世界,又必然包含著非現實的、夢幻的、超時空的因素,文學因其“幻”乃天然具有“去歷史”或“非歷史”的性質,這也是“文學/史”這一概念充滿了多層次意涵與不確定性的原因。

 根據文學的這種雙重矛盾的悖論性質,“文學/史”的敘事與「小文學」的不斷失蹤與不斷追尋,才有可能是文學史寫作得以持續的內在動力?

主講者簡介:

黎湘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台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及文學理論的研究,偏重臺灣香港地區的文學與文學理論。

參考書目:

  1. 《卡夫卡全集》中譯本第六卷“日記”,1911年12月25日日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2. 德勒茲、瓜塔耶合著:《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英文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1986年初版),第三章“什麼是小文學?”(“What Is a Minor Literature?”);
  3. 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第四章“少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初版);
  4.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版);
  5.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初版);
  6. 王德威、黃英哲、黃美娥等編《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
  7. 呂赫若小說全集(林至潔譯,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8. 楊逵全集(彭小姸等編,文化保存籌備處1998年版);
  9. 黑須蕃(“The Black-Bearded Barbarian”),Marian Keith原著,蔡岱安中譯,臺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版。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科會

聯絡人:04-2284-0708#103陳小姐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