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最新消息
  • 【興新聞】老校長遺筆 興大書校風湯惠蓀40年前講稿 5名書法家揮毫懸掛校內

【興新聞】老校長遺筆 興大書校風湯惠蓀40年前講稿 5名書法家揮毫懸掛校內

更新時間:2006-11-10 10:37:05 / 張貼時間:2006-11-10 10:37:05
興新聞
單位秘書室興新聞
5,235

老校長遺筆 興大書校風
湯惠蓀40年前講稿 5名書法家揮毫懸掛校內
記者陳亮諭/台中報導
「校風是什麼?就是一個學校的傳統精神,是保守不變的風格。」中興大學為懷念逝世40年的老校長湯惠蓀,由5名校友書法家書寫的湯惠蓀周會講稿,昨天由校長蕭介夫等人揭幕,而老校長當年力爭能高實驗農場為學校實習農場的事蹟,也給興大樹立了典範。

蕭介夫說,40年前的11月19日,湯惠蓀在家裡撰寫下周一的周會講稿後,動身前往能高實驗林場視察,因他認為實驗林場對農學院起家的中興很重要,極力向政府爭取作為教學資源。

「沒想到,視察途中昏厥不起,急救無效而告別人世。」當時老校長才67歲,家人將他生前最後撰寫的親筆遺跡保留至今,彌足珍貴,也留給師生無限的哀思,而老校長也成功地爭取到能高實驗林場,後為紀念他,也更名為「惠蓀林場」。

興大學藝術中心陳欽忠表示,40周年校慶紀念校史文物展,邀請校友書法家任容清、林榮森、洪嘉勇、洪健豪及他本人,分別用篆、隸、楷、行各種書法字體揮毫老校長講稿,裝框後懸掛於惠蓀堂大廳,別具意義。

也是校友的順天建設公司董事長柯興樹,為響應校史文物展,也捐贈仿製「北齊白玉古佛」在惠蓀堂外側簷下。

他表示,石像高3公尺,原矗立在大陸西北僻遠山區,考察姿態、紋飾與石材刻工,可能為北齊時代古物。


【2006-11-10/聯合報/C3版/文化/中部綜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