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制震器出包 專家警告:建商私裝制震器 反變危樓

【媒體報導】制震器出包 專家警告:建商私裝制震器 反變危樓

更新時間:2018-10-26 10:56:58 / 張貼時間:2018-10-26 09:48:0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1,945
稿源:2018-10-24/蘋果日報/陳筱惠/台中

不到一周,日本大廠KYB與川金公司生產的制震器接連出包,民眾除了對日本品質感到失望外,對於居住安全也產生不少疑慮。「制震宅」自921大地震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即便政府修訂建築法規,已提高各區建物抗震係數,仍然不少民眾願意多花10~15%的金額,尤其是以客為尊的豪宅頂端客,掏錢購買所謂「制震宅」。專家則警告,建商若為了銷售私裝制震器,反而變危樓。

台中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李仲彬指出,「制震宅」這詞是從日本制震器大廠衍生而來,台灣學界通常以隔、減震來標示,廣義來說就是能控制地震力並符合耐震參數規格,即能稱為減震、制震機構。中興大學土木系副教授翁駿民表示,市場上使用的制震器油壓型阻尼器多為日本進口、黏彈性阻尼器多為美國製,但台灣自己生產的也不在少數,對於這次日廠出包,影響的建築層面應該不大。

但李仲彬說明,在建構一棟建築的時候,經過結構技師精算分配地震來時的力道,在921大地震過後,結構參數已經拉高到符合法規,基本上都能達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的程度。

李仲彬警告,整棟建築物在結構技師的精算之下建構完成,但建商為了讓「賣相」更好,多花成本購買制震器自行加裝,又沒有提出「變更結構設計審查」,那麼原本安全的建築,就可能成為危樓;因為外加的制震器會改變地震力在結構系統中的傳遞路徑,增加附近樑柱構建的受力,造成額外的扭轉效應,反而可能形成軟弱層。

李仲彬簡單舉例說明,一層樓原本有3隻主要樑柱作為結構,依照設計耐震各個樑柱耐震為1,但建商自行在中間安裝制震器之後,耐震力量分散變成0.5,2,0.5,這時候就必須注意,制震器本身不會損壞,但安裝制震器的上下樑就要注意會不會成受不了地震力而有所損壞。

中興大學土木系副教授翁駿民則表示,自921大地震後,建築法規做過一次修改,民國100年時建築物耐震法規又再提高一次,在逐年嚴謹的耐震規範下,要評估這次制震器大廠出包對建築物的影響,關鍵在於當初設計大樓結構時的設計師,一般消費者根本無從查證。

翁駿民指出:「當初結構工程師若將日本製震器當作附加上去的,僅為錦上添花,那對耐震影響當然不大;倘若為了降低樑柱斷面尺寸,而用制震器當作結構中主要的構建,那就需要擔心因數據造假,影響整棟建築的耐震能力。」

產業與學界的兩方意見,皆提出台灣制度對於民眾居住安全,應該有更嚴謹的規範,即放寬或全面執行外審制度;李仲彬指出,目前外審制度規範為50公尺以上或15層樓的大樓,才需要額外送「特殊結構」審查,由至少五位專家、學者評估把關;也就是說只要建商蓋49.9公尺的大樓,僅需要一名結構工程師核可,即算合格;但對於台灣90%居住的集合式住宅都低於50公尺的現況,政府應就相關規範檢討。

翁駿民也說,審查制度若能將規範將低至36公尺或12層樓,對民眾來說是多一分保障,不僅能將人為失誤降至最低,且審查價格僅20~30萬,對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建案來說金額極小,也呼籲政府應重視外審制度的存在必要。
能控制地震力並符合耐震參數規格,即能稱為減震、制震機構。資料照片

能控制地震力並符合耐震參數規格,即能稱為減震、制震機構。資料照片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