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1/6/29/自由時報
國內研究調查發現,高海拔鳥類因常攝食登山客任意棄置的廚餘,影響原本覓食天性,甚至造成感染使嘴喙生長異常。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天呼籲山友別偷懶,一起維護高山環境。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中興大學組成研究團隊,進行雪山生態長期監測研究計畫,透過土壤、氣象、水文及動植物等環境和生物因子,監測分析高山生態系變化,提供保育策略的參考依據。
雪管處指出,研究中發現,高海拔地區美麗的鳥類「酒紅朱雀」有攝食廚餘的情況,且佔食物來源相當大比率;顯示許多登山者亂丟廚餘的行為,嚴重影響動物行為模式,恐使鳥類逐漸喪失覓食天性,許多原先屬於鳥類食物的被捕食者也會因此增加族群量,危及自然生態平衡。
雪管處保育研究課長于淑芬表示,雪山向來是相當熱門的登山路線,許多山友在山上煮了太多食物吃不完,棄置在原地,造成高山生物的威脅。
于淑芬指出,部分登山者因為「偷懶」不想把剩餘食物揹下山,或是存有「食物會自然分解,留在山上沒關係」的錯誤觀念,害得酒紅朱雀成天吃廚餘;研究中已發現部分酒紅朱雀的嘴喙生長異常,推測應該是人類食物含有高糖分、高蛋白,甚至含有生長激素等人工添加物,造成感染。
于淑芬說,雪山土質偏硬,無法就地挖掘掩埋,呼籲山友「除了足跡,什麼都不要留。」
另外,研究中也發現,雪山地區哺乳動物分布有海拔上遷的現象,以山羌為例,1940年日治時期專家鹿野忠雄的調查分布地區約為低海拔至1800公尺,但現今雪山研究的調查發現為2100至3600公尺。
至於台灣獼猴的分布區域,也從70年前的海拔3000公尺以下,提高到3400公尺的黑森林和3600公尺的雪山圈谷;其它像長鬃山羊、鼬獾等也都有類似情況。
雪管處長林青表示,雪山動物往高海拔處遷移,推測除了中、低海拔人為活動頻繁的干擾之外,氣候變遷暖化,導致氣溫上升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實際影響程度如何?仍要持續進行相關監測調查,尋找更多在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