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1-7-12/自由時報/鍾麗華/專題報導
我國糧食自給率僅三成二,休耕地近二十一萬公頃,其中連兩期休耕六萬公頃,政府以每期作、每公頃四.五萬元補助休耕,一年支出約一一○億元,欠缺規劃,形同發放「懶惰獎金」。
四月底,政府突然宣佈調高公糧收購價每公斤三元,屏東稻作尚未收割,農民手中無穀,但稻穀收購價、白米零售價從此不斷狂飆,就算農委會緊急釋出公糧二萬多公噸,兩次標售率僅二十六%與十一%,顯然市場不缺糧,價格是哄抬出來的,農委會昧於市場實情,以致「肥了糧商、瘦了農民」。
五月下旬,稻作開始從屏東收割,沒想到在雲林、嘉義、台南卻出現濕穀價格慘跌,甚至比去年還差。忍無可忍的農民六月底北上行政院抗議,因為公糧調升的三元,他們感受不到。令人遺憾的是,七月初嘉義一名老農因穀價低,想不開而自殺。
「全國十大經典好米」得主、嘉義農民莊有志指出,老農無力烘穀、曬穀,也無法將稻穀運到公糧倉庫,只好把濕穀交給糧商,把權益出讓。調高收購價,對農民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除非公糧收購濕穀,或「政府直接把補貼給農民」。
莊有志說的其實是「直接給付」,這並非新觀念。國內學者鼓吹多時,日本、韓國也已推行。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曾以保價收購六十億元、休耕補助一二○億元,加上肥料補助、天然災害補助、補助各農會管理糧倉費用三百億元試算過「直接給付」,發現耕作者一年可獲九萬元的「糧食安全補貼」,另外還有賣出農產所得的收入。
至於離農者,不僅政府每期作補助二萬元,租地收入也可以收入兩萬元,一年也可獲得八萬元,與現在一期作四.五萬元的休耕補助,對無法繼續從事農作的老農,應在「可接受的範圍」。
事實上,三年前馬蕭農業政策白皮書,就曾列入「直接所得補貼」,希望藉此提高稻農所得,但三年來,可以做卻不做。
台大農經系教授林國慶認為,休耕補助、保價收購對專業農民不利,如政府無法堅持改革,只會削弱台灣農業競爭力,讓農村持續蕭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