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 從《賽德克.巴萊》看高等教育未來

【媒體報導】 從《賽德克.巴萊》看高等教育未來

更新時間:2011-09-21 11:48:31 / 張貼時間:2011-09-21 09:07:4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6,104

 

   

【興新聞】


 

從《賽德克.巴萊》看高等教育未來

張貼.2011/09/21 08:50:17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1/09/21/蘋果日報

 

楊聲勇(作者為中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賽德克.巴萊》是導演魏德聖醞釀了12年的超級大作,不論是製作成本或是單日票房,雙雙刷新國片紀錄,從拍攝的幕後花絮中,筆者看到一個電影人對自己生長土地及歷史的尊重,以及對夢想的堅持。 魏德聖用他的作品告訴國際電影人,台灣也有能力製作出磅礡雋永的史詩,無疑地,也為國片開拓了一條可能與好萊塢接軌輸出西方的台灣電影。想著台灣電影全球化的願景,卻也不免讓我為現階段台灣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與國際競爭過程的發展,感到有一些憂心。

本土議題常被忽視

在台灣,教育部對高等教育的評鑑及大學教授的升等與研究評量,主要是以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或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等指標與國際期刊發表,作為考核標準與獎勵依據。若以理、工、農、醫等需要實驗或數理分析的學門領域,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頂尖研究,相對客觀且有其必要性。

但以管理或金融領域為例,所有這些所謂國際一流期刊的研究,大多數是以歐美國家本土的企業(案例)或金融市場作為研究對象,鮮少是以台灣本土的議題作為研究主體(因為不容易發表),以至於你會看到,老師為了符合評鑑標準與發表國際期刊,常放棄以本土議題為研究主題。

學校裡面有一些教案與教材,也以國外教材或頂尖大學教案為主,例如哈佛管理個案等。台灣的大學生學了這些,除了學習理論與管理知識外,對實際在運用面而言,似乎還需要在就業時花一些時間銜接。

很多學者可能很會做歐美市場或國外案例的研究,但是對台灣的公司法、企業經營的背景與模式、金融與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政策制定與執行可能不見得很熟悉,偏廢西方學術期刊指標所研究出來的結果,對台灣屬於淺碟型的經濟與市場,能否帶來鑑古知今,能否能對台灣社會帶來更正面的效益?恐怕是創造台灣精英的高等教育制度,必須要考慮進去的。

愈在地化愈全球化

教育部頂尖大學5年500億預算,意旨在培養世界級的頂尖人才,世界級的頂尖人才是否應該研究對自己身處的台灣社會,有更多正面貢獻的題材,是否該對於審核指標進行全面的審視以及討論,單軌的以西方的學術期刊發表,使得指標結構性偏廢,該怪的是研究人員沒有能力?還是升等評量指標給錯了方向?未來的全球化發展,特別是人文與社會領域研究可能是愈在地愈全球、愈能提供市場差異化的資訊,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研究自己的文化,歸納自己本土企業的商業模式,從社會、經濟、文化與歷史等各層面,去研究了解真正的台灣,才有辦法走自己的路。 就像魏德聖一樣,就像賽德克.巴萊族人一樣,重視自己擁有的,堅持理想,發揚光大。說不定有一天,在哈佛課堂上,可以多聽到或看到某台灣著名企業之教案。台灣高教體系,在強調國際化與全球化發展中,應該要走自己的路,切莫忘記,有些領域可能要更多在地化的思維,甚至是愈在地化愈全球化!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