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新聞市集》契作高雄梅山的紅肉李,製成有機果乾在網路銷售。 |
全球化浪潮下,跨國食材大規模生產與運銷,衝擊許多國家的在地農業,台灣也是其一。近年在減少碳排及樂活風潮中,掀起一股「在地生產、友善小農、倫理消費」的反思行動,提倡消費者應盡量採購當地食材、縮短食物里程,歐美日甚至透過社區採購力量,建立「社區協力農業(CSA)」的產銷模式;反觀台灣,如果你想支持本地小農,以合理價格生產相對無毒的農漁畜牧產品,應該上哪裡找?
台灣不乏在地食材的推廣者,他們各有不同出發點,有的基於公平交易的理念、有的期望提升本土農業、有的標榜有機無毒、有的出自宗教情懷。以後者為例,目前全台高達八十幾家店面的「里仁商店」,源頭就是因不忍殺生,以宗教信仰開拓本土有機食材,特點是不陳售肉品等葷食。
除了宗教團體,部分非營利組織以社會企業的精神,經營在地食材通路,最知名的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他們在各縣市設立類似超市的分社,除了販賣各種食材,也有相對自然健康的乾糧、食品、清潔劑、保養品。
此外,台灣各地出現一些小農市集,他們大多利用假日,由農人直接設攤面對消費者,一來讓消費者直購新鮮食材,二來讓小農省下運銷體系的高昂成本。目前較知名的是台北的248農學市集、林口台地農夫市集,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高雄的微風市集;各大學周邊也有諸如台大彎腰市集,清大綠市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等等。
近十年來,類似「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等新農人,紛紛投入農作實務或食材銷售,知名者如「掌生穀粒」的稻米、「大王菜舖子」的蔬果,越來越多具行銷概念的年輕人成立工作坊,或是社區營造團體發起協會,投入有機食材的種植與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食材」並非都是有機食材,而是相對尊重環境、尊重生產者、縮短產銷里程的消費方式;因國情不同,「在地」的定義並無一致,各國大多以「一天內開車可達」為折衷標準。
台灣有機認證與生產履歷的制度尚未完備,如何挑選健康無毒的在地食材,目前也無通用準則,有些團體開始利用網路平台的特性,希望藉由資訊透明與知識傳遞,促進在地食材的訊息流通及直接交易,具代表性的是「好樣綠生態農產品銷售平台」及「上下游新聞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