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廖振富:談溫家寶引台灣古典詩統戰

【媒體報導】廖振富:談溫家寶引台灣古典詩統戰

更新時間:2012-03-21 14:13:19 / 張貼時間:2012-03-20 08:59:3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7,984

 

   

  【興新聞】


 

談溫家寶引台灣古典詩統戰 

張貼. 2012/03/20 08:57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2-03-20/自由時報

◎ 廖振富(作者為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台文所教授兼所長

台灣記者問中國總理溫家寶:退休後是否可能到台灣自由行時,溫說:「台灣割讓以後,台中有位詩人叫林朝崧,他曾寫過一句詩,叫『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中共一貫的統戰論調不足為奇,其領導人喜歡引用古典詩詞,我也不會感到驚訝,但溫家寶居然知道台灣大概沒有多少人聽過的「台中詩人林朝崧」,這就非比尋常了!

林朝崧就是著名詩社櫟社創辦人林癡仙(1875~1915),他是我博士論文《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台灣師大國文所,1996年)的研究對象之一。去年我曾編寫《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林癡仙集》,由台灣文學館出版。溫家寶引用的這首詩見於《無悶草堂詩存》卷一,是1896年左右林癡仙因躲避乙未動亂,羈留中國福建時期,送好友呂敦禮回台灣的送別之作,題目是〈送呂厚庵秀才東歸〉之二,原文如下:

吾人聚散本難知,分手何須泣路歧。但使三生盟片石,不應一步阻雷池。

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珍重萊衣歸故里,相思寄我釆薇詩。

台灣嚴重欠缺本土教育,聽過櫟社或是「台中詩人林朝崧」的台灣人,可能不到萬分之一,台灣文學的全面普及化仍只是遙不可及的理想。我不認為溫家寶的對台灣文學有多少瞭解,但是他的幕僚卻為了統戰目的作足功課,運用文學作為政治的感性包裝,操作細膩,豈不令人驚心?拋卻中共統治目的不談,試問:台灣人對自己的文化又有多少瞭解呢?台灣文學的詮釋權難道要任由對岸掌控嗎?

另外,溫家寶可能不知道:林朝崧在中國漂泊四、五年之後,他對中國的政治現實徹底失望,深刻感受到飄零無依的無奈,1899年在老母堅持之下舉家東歸,回到台中霧峰,最終老死台灣。回到老家時,他寫了一首長詩〈歸里書懷〉總結這段漂泊生涯的心路歷程,可看做是林癡仙的「返台宣言」,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這幾句:「沈吟復沈吟,五噫歸故關;直將蓬萊島,視作武陵源。」詩句骨子裡雖有強烈的家園殘破之痛,卻堅定表達「終老斯土」的決心,他徹底覺悟:故鄉台灣才是足以安身立命的所在,也是最後的桃源淨土。

這種理念真值得當代台灣人省思,尤其是擁有綠卡的特殊階級。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