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成長神話破滅,去年十月至今,幾乎所有西方媒體轉向聚焦經濟泡沫化問題。學者表示,中國房市炒作與「影子銀行體系」,讓泡沫破裂已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現在進行式。
群策會昨舉辦「台灣國家經濟發展研討會」,由於台灣與中國緊密經貿關係,因此中國經濟成長趨緩,甚至泡沫化問題,成為與會學者討論的重點。
中央大學產經所教授劉錦龍表示,中國經濟泡沫來自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目前的經濟成長由營建業成長所支撐,其背後是來自於不動產價格高漲,這種情況與傳統的泡沫化現象完全相同。
劉錦龍指出,再來是中國的信用高度擴張,又來自於未受政府管制與保障的龐大影子銀行體系所提供,目前這樣的泡沫化破裂現象正在出現,令人有充分理由去擔心中國金融與經濟危機。
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表示,金融海嘯爆發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指責美國推出QE1、QE2(第一、第二輪量化寬鬆),實際上,中國這段期間信用擴張的規模比美國大很多,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他痛批,馬政府常誇大中國經濟機會,早晚會出問題。
馬政府誇大中國經濟機會
劉錦龍說,台灣廠商必須注意中國經濟下滑的風險,台灣的政府更應該告訴廠商及國人,與中國經濟高度連結的可能禍害。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張嘉玲則表示,中國消費佔國民所得只有三十五%,投資佔比卻是高達五十%,且半數來自房地產投資,無法創造未來的消費,加上國有銀行資金信用的過度擴張,隨時都會有經濟泡沫化的隱憂。
張嘉玲強調,台灣若持續增加對中國的出口與投資依賴比率,等同於將自身未來的發展寄託在一個隨時會爆發危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