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媒體報導】興大 邀金士傑暢談人生

更新時間:2012-10-01 09:38:19 / 張貼時間:2012-10-01 09:03:5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2,598

 

   

    【興新聞】


 

興大 邀金士傑暢談人生

張貼. 2012/10/01 上午 09:01:1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2-09-30/工商時報/林福吉/A12/企業服務

「我創作上的每一個器官都源自於小時候無聊、發呆、自言自語的世界,童年時期望著星空發呆、喃喃自語的時光都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國立中興大學EMBA菁英講座22日上午邀請台灣著名劇作家金士傑以「戲裡戲外的人生哲學」為題,與大家分享他如何探索自我、看待生活、面對生死。

講座由興大科管所所長陳明惠與金士傑以訪談方式進行,金士傑談起天馬行空、愛胡思亂想的童年,從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當完兵要進入社會,他只跟家人說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搞得家人一頭霧水。

其實他想做的事,包含寫詩、寫小說、當電影導演、賣牛肉麵都可以,這些工作看似不相關,但他清楚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要能與生命直接對話」。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不能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渴望與生命對話,因此即使是賣牛肉麵,他也會賣與眾不同的牛肉麵。

在教書與帶團員的過程中,金士傑發現許多的大學畢業生或是高中生,「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事是什麼?興趣是什麼?」所以不知道要如何選志願、如何選工作,讓他非常驚訝。

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早早知道自己的興趣,從來沒有懷疑過。他認為,迷失自我的人最重要的是恢復生命的判斷力,與孩子或朋友相處,只要確定他是有判斷力的,無論他的選擇是什麼、結果是如何,都別管他,讓他自由發展。

投入劇場的過程中,有段時間他幾乎是身無分文地在過日子,有聽眾問他,如何擺脫社會包袱或父母期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的回答很簡單,身無分文不代表錯誤,這只是一個階段,古往今來許多偉大的人都是身無分文,但過得很快樂,一路走來他很感謝父母從不要求他回饋什麼,但他會讓父母清楚地知道他走的是正途,很多時候用心關心勝過物質的滿足,只要讓父母知道生這個孩子是值得的,他相信大部分的父母是會支持孩子的。

面對死亡,他用車站送別來做比喻,與即將遠行的朋友道別,眼淚只會讓遠行的人有更多的牽絆,套牢了遠行者。面對死亡、面對自己的感受是一項課題。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