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休耕新策沒配套/復耕搶種稻 恐拖垮公糧保價收購

【媒體報導】休耕新策沒配套/復耕搶種稻 恐拖垮公糧保價收購

更新時間:2013-01-07 13:51:55 / 張貼時間:2013-01-07 09:25:3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1,501

 

   

    【興新聞】


 

休耕新策沒配套/復耕搶種稻 恐拖垮公糧保價收購

張貼. 2013/01/07 上午 09:22:05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01-06/自由時報/鍾麗華/台北報導

近年公糧稻穀 保價收購執行情形

為活化休耕地,農委會要求原本連續休耕的農地,今年起一期作休耕,另一期作就必須復耕,否則領不到休耕補助。但因為農委會未同步檢討公糧稻穀保價收購政策,學者憂心,將使農民復耕後投入最熟悉的稻作,不但擠爆公糧倉庫,讓去年已破百億元的保價收購財政負擔更為沉重,甚至打亂國內糧價。

學者憂心 財政負擔更沉重

前年因應總統大選,農委會調高公糧收購價每公斤三元、並補助兩元的濕穀烘乾費,等於每公斤提高五元的補助。過去公糧每年僅收約二十萬公噸、支出四十餘億元,前年因此暴增一倍,公糧收了卅八.五萬公噸,花費超過九十五億元。

去年公糧稻穀增兩倍 支出破百億

去年公糧稻穀十二月廿五日收購完畢,一期作收卅一.七萬公噸,二期作約十二萬公噸,共約四十四萬公噸,不僅總數達往年兩倍,政府支出更因此首度逼近一一○億元。

想種稻 傳只要「三通電話」

農委會四年前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就因公糧收購價提高,導致農民搶種稻,最後不得不喊停。不過,坊間流傳,想種稻只要「三通電話」,聯絡代耕中心出面整地、插秧與收割,就可搞定一切。

「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說,已有代耕業者摩拳擦掌,地主也在找人代耕,就有人問他要不要擴大耕作面積?稻作適應性很強,若種雜糧還要「挑地」,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現在農業用水吃緊,恢復稻作後,搶水恐搶得更凶。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黃炳文指出,以一期作為例,稻米全交公糧,政府每公頃須支付十四萬四千四百元;二期作為十萬九千兩百四十元,尚未包括倉儲管理費。政府在保價收購每公頃的支出,遠超過休耕的四萬五千元。

未同步檢討保價收購 後續問題多

今年表面上休耕補助減少,卻加重保價收購的財政負擔,農委會恐要「剉著等」。

台大農經系教授陳郁蕙強調,休耕與保價收購,一個減少生產、一個刺激生產,政策彼此競合;但農委會調整休耕政策時,卻未一併檢討保價收購,讓稻作暴增,衍生諸多問題。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特聘教授陳吉仲認為,復耕後,不符合繳交公糧的稻穀流入市場的數量增加,糧商恐壓低價格;農委會唯恐米價下跌,不敢釋出公糧,高價收購的公糧只能用作飼料米。

農糧署長李蒼郎解釋,農糧署已經調查水稻的育苗量,估計今年水稻生產不會增加。農糧署也有相關因應,如鼓勵農民種植加工用的秈稻,同時也在台南試種飼料稻。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