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拆壩救國寶》櫻花鉤吻鮭 復育有成

【媒體報導】《拆壩救國寶》櫻花鉤吻鮭 復育有成

更新時間:2013-03-13 11:02:45 / 張貼時間:2013-03-13 09:35:08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3,140

 

   

   【興新聞】


 

《拆壩救國寶》櫻花鉤吻鮭 復育有成

張貼. 2013/03/13 上午 09:33:47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03-13/自由時報/蘇孟娟/台中報導

拆除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 一度增加至5400尾

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費時多年進行生態監測,以科學數據提出「拆壩護生態」建議,搶救「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獲官方從善如流,二年前拆除棲地武陵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讓國寶魚數量穩定成長,甚至一度增加到五千四百尾,顯示台灣櫻花鉤吻鮭在武陵溪流復育成功。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幸助指出,台灣櫻花鉤吻鮭主要分佈棲地以大甲溪上游的武陵流域,其中又以七家灣溪一號防砂壩到三號壩間是主要棲地,在二○○一年時,曾有人發現只剩不到五百尾,搶救國寶魚引起國人關注。

林幸助從二○○四年起,整合中研院及國內七所大學廿一名學者長期投入主要棲地武陵流域的生態監測,研究影響武陵溪流台灣櫻花鉤吻鮭數量變化的原因。

林幸助說,結果發現影響最大的是,颱風暴雨後的洪水,會將鮭魚從上游的主要繁殖場沖到下游,統計上每次颱風洪水會流失三分之一的鮭魚數量。正常來說,鮭魚因具洄游性,到下游後,會洄游至上游,但若出現防砂壩的阻隔,就會「回不去了」,且因下游的水溫較高,若高於十六度,鮭魚就會死亡,也就是說,無法洄游的鮭魚只能在下游等死。

此外,林幸助說,溪流中若有愈多的大石頭,鮭魚易有藏身之處,即使遇到暴雨,還能有藏身之處,也較能抵抗洪水沖擊,但設防砂壩後,泥沙在上游淤積,讓鮭魚沒有藏身之處,更容易被沖往下游。

林幸助說,費時多年提出多種監測數據,研究團隊提出「拆壩護生態」的建議,經過二年多的爭取,終於在二○一一年五月,七家灣溪長十五公尺的一號壩拆除,經過二年多的觀測,發現在拆壩當年,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數量達到五千四百尾,比拆壩前二○○九年監測到的三千尾,明顯成長,且已逼近該溪流最大的生態承載量五千八百尾。

林幸助說,隔年再測,雖測到三千七百尾,但測時正好在蘇拉颱風肆虐後,因颱風本來就是主要影響因素,且數量仍比拆壩前高,顯示拆除防砂壩已發揮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廊道的功能,長期生態效益也將逐步浮現。

相關研究成果由雪霸國家公園集結出版,讓民眾了解國人復育國寶魚的情況。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