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興新聞/媒體公關組】考古專家黃大一興大開講 探索恐龍胚胎奧秘

【興新聞/媒體公關組】考古專家黃大一興大開講 探索恐龍胚胎奧秘

更新時間:2013-04-17 17:10:08 / 張貼時間:2013-04-17 16:32:2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4,124

【興新聞】


 

恐龍考古專家黃大一興大開講 探索恐龍胚胎奧秘

張貼.2013/04/17 下午 04:30:26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黃大一展示他在雲南祿豐所挖掘的恐龍化石

賴茲院士與黃大一在生科院演講後,和與會師生合影

興大生科系學生為恐龍迷,演講後圍著賴茲(右一)問問題

【圖文/媒體公關組】由國立中興大學傑出校友黃大一、世界恐龍權威多倫多大學教授羅伯賴茲(Robert Reisz)與國內5位學者共組的跨國研究團隊,發現全球最古老的恐龍胚胎骨床含有機殘留物,研究成果在4月11日刊登於國際頂尖《自然》封面,引起國內外科學界及媒體的高度關注與報導。

4月17日黃大一與賴茲拜訪中興大學,在校內舉辦兩場恐龍胚胎學演講,上午場在化學系由黃大一主講,下午場由在生科院賴茲主講,吸引2百多位師生到場聆聽,兩位考古經驗豐富的學者,帶領聽眾了解恐龍胚胎的奧秘。

2003年黃大一在中國恐龍考古的發源地雲南祿豐撿到一顆怪石,2009年經德國波昂大學鑑定此顆石頭為距今2億年前的晚三疊紀至早侏羅紀恐龍化石,是目前發現的三個侏羅紀恐龍胚胎中最早的一個,也是全球最古老的恐龍胚胎實體化石。

黃大一覺得這是個值得研究的題材,因此,2010年他開始自尋資源組成跨國研究團隊回到原址進行研究,國際方面以世界恐龍專家加拿大學者賴茲為首,邀請德國、澳洲學者加入,台灣以黃大一為首,邀請中央大學、成大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加入,中國大陸則以中科院古脊椎所為首,多方展開跨領域的合作。

此次的研究成果包含三項重點,分別為祿豐龍胚胎孵化期很短,胚胎成長快速、證實恐龍胚胎似現代鳥類,會在孵化中的蛋裡動來動去、在近2億年前的恐龍胚胎骨頭中,發現有機殘留物。

當恐龍考古界競逐於挖掘更龐大的化石遺跡,化學背景、對化石充滿狂熱的黃大一卻認為,「現代古生物學,不僅看骨頭化石的外表,更要看進骨頭裡面去。」因此,透過紅外線光譜造影系統,團隊在胚胎骨頭內發現了被保存近1.95億年的有機殘留物。

黃大一指出,在紅外線光譜中,出現的波峰是由殘留有機物質所含的氨基化合物(Amide)產生的,也就是膠原蛋白的主要成份,該成份沒有在漫長的石化過程中,完全分解被無機物取代掉。

他表示,未來團隊將進一步分析鑑定有機殘留物的化學結構為何,膠原蛋白的種類為何,從殘留的有機物質能探討該生物的生態情況,從中了解恐龍外形、生理系統、能量代謝的變化,其中藏了很多的資訊,未來或許能從牙齒的牙小管中尋找到恐龍的DNA。

黃大一回憶起1995年第一次到蒙大拿挖恐龍化石時的情景,他笑說:「恐龍比安非他命還可怕,一碰就會令人上癮!」自此,無相關背景的他一頭栽入了恐龍考古的世界。

黃大一認為,台灣自光復後沒有培育古生物學家,因此不論在爭取資源或是尋找合作時都遇到相當多的困難,古生物學是跨領域的科學,是可以結合地質、物理、化學、光電、生物等領域的綜合科學。未來研究團隊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持續針對恐龍胚胎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歡迎不同領域的學者加入研究團隊,他相信在數年內還會有重要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希望此次的研究成果能獲得學界與社會各界的重視,進而對未來的研究投以關注和挹注。

延伸閱讀2013-4-15【興新聞】傑出校友黃大一教授 研究恐龍胚胎登《Nature》封面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