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3-05-18/自由時報/鍾麗華
五月起進入每年防汛期,不過,政府動作慢不只半拍,民眾要保命,要捏一把冷汗!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早在民國八十五年就針對可能引發土石流災害的地區,規劃六二九區「特定水土保持區」,但是十七年來僅治理完成一處,且至今才公告七十區,進度只佔十一%。
環團批行政怠惰 拿人命跟老天賭
環保團體批評:「政府不作為、行政怠惰,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跟老天爺對賭!」
「特定水保區」是指一地區因受自然現象或人為活動影響,嚴重損害水土資源或可能導致土石災害,亟須加強實施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依規定,水保局得先完成公告,然後,才可依據擬定的水保計畫開始治理。
截至去年底為止,水保局僅完成七十區公告,其中六十八區是在九十八年前公告,近四年來,僅新增公告兩區。
「水土保持法」規定,水庫集水區須劃設特定水保區,但全國水庫、攔沙壩、攔河堰共一○二座,目前卻僅白河及烏山頭兩座水庫公告劃定,至於土石流潛勢溪流危險地區共一六六○區,卻僅公告完成四十五區。另還有二十三區的崩塌地完成公告作業。
苗栗南庄蓬萊村在九十年公告為特定水保區後,去年解編,這也是十七年來唯一治理完成的地區。
水保局官員解釋,一旦公告為特定水保區後,該區就禁止開發,往往造成地方反彈,況且如果所有水庫集水區都劃為特定水保區,等於台灣有七十八%的山坡地都「不能動」,因此已把「水保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希望水庫集水區不必全納入。
該官員坦承,特定水保區工作繁重,但目前僅一人承辦,且經費年年被刪減,今年預算約一億三千多萬元。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批評,台灣環境相當敏感脆弱,但政府對待環境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要等颱風來時再把瘡疤一次揭開,總在土石流災害發生後,政府才會檢討,每年都在賭。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段錦浩認為,從人力與經費來看,顯示政府不重視防災。八八風災後,政府一度相當投入,但這兩年政府又開始輕忽。目前還有近九成特定水保區尚未處理,水保局應評估風險高的地區優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