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玩數字遊戲 食品加工擬納農業產值

【媒體報導】玩數字遊戲 食品加工擬納農業產值

更新時間:2013-08-12 09:49:48 / 張貼時間:2013-08-12 09:49:3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1,450
   

【興新聞】


 

玩數字遊戲 食品加工擬納農業產值

張貼.2013/08/12 上午 09:48:13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08/11/自由時報/鍾麗華/台北

「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部分,屢遭質疑有助食品業者取得便宜的中國農產原料,排擠台灣農產,對農業產值毫無貢獻。不過,為美化數據,農委會計畫將食品加工納入農業產值計算,學者批評,為帳面績效,大玩數字遊戲,但數據再漂亮,農民也無感。

前年我國農業產值約四七五五億元,佔全國總產值一.八%左右。農委會統計室主任李秋嬿解釋,目前以農林漁牧初級農業計算農業產值,但鳳梨酥、花生糖、葡萄酒、粄條等加工品,也和農業相關,若未納入,不利農業政策整體評估。如把農業相關產業納入計算,初步估計農業產值可增加兩到三倍,預計年底就可據此算出去年農業產值並發佈。

中興大學農業政策中心特聘教授陳吉仲指出,沒有一個國家把食品加工納入農業產值計算,試問農委會是食品加工業的主管機關嗎?農委會顛覆大家對農業的認知,在評估TPP、FTA時相當危險,因為貿易自由化後,業者進口大量便宜農產原料加工,農業產值被墊高後,農委會可藉數據誤導民眾,自由化後對台灣農業不會有衝擊,以此來犧牲農業、消滅農業。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強調,農委會以「假帽子」騙大家,追求產值的表面數據,不是真正幫助農民。如要幫助台灣農業,應要求自經區使用一定比例的國產原料,但農委會不僅沒有要求,還讓業者用便宜的中國農產品,無形中排擠台灣農產品。

農經學者李武忠指出,自經區與台灣農業沒有連結,反倒是「前店後廠」運作模式,管控稍有疏失,恐使原本禁止進口的中國農產品流入國內市場。他呼籲「政府施政要務實,因為農民的感受是真實的,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到底有沒有變好」,如果只玩數字遊戲,農業只會慢性自殺。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