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推農業科技 要少管多協助

【媒體報導】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推農業科技 要少管多協助

更新時間:2013-09-17 11:14:42 / 張貼時間:2013-09-17 11:14:2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
1,744
   

【興新聞】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推農業科技 要少管多協助

張貼.2013/09/17 上午 11:11:33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09/16/工商時報/A4/面對面 

台灣農業逐漸轉型為「綠金」產業,尤其農業生技更讓不少創投公司趨之若鶩。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高科技業處於微利時代,但農技業卻是「怗怗在賺大錢」,獲利多有兩位數以上,未來充滿希望,重點是「政府不要隨便管他」,而是需要時出手拉一把。

台灣農業科技有不少「隱形冠軍」,陳保基指出,曾有國外創投公司拜訪他時透露,如果農業生技過去3年每年獲利有5%以上就願意進來,因為高科技投資金額龐大但獲利少,而投資農業生技金額不大,平均獲利卻常在兩位數以上。

接軌國際 帶動產業鏈

他說,農業生技範圍很廣,像毛豆就屬於生產型,從育種、大規模生產,到收割後4小時內變成冷凍產品外銷,是技術非常密集的產業。

還有一種是非生產型的,像近年很夯的動物疫苗,德國羅曼公司最近要來台灣投資,看中的就是台灣在動物疫苗方面的技術水準可補其不足,羅曼來台灣設廠可以帶動本土疫苗相關產業。

陳保基強調,要發展國內生技產業剛開始一定要是雙向的,彼此有利基才能把生物技術變成產業化,而不是從研發成果到市場行銷全都要自己來做,這就像高科技的專利盤點一樣,取別人的長處來搭配。

像國內的大豐疫苗科技公司就與中興大學簽約技術授權,再與台灣拜耳合作,利用拜耳在全世界的行銷管道去銷售。由於在台灣設廠,從運輸用的紙箱子到物流業等,會形成一個產業鏈,帶動國內就業機會。

產業鏈「整套輸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觀賞魚,陳保基指出,目前觀賞魚有點像是荷蘭花卉,「賣的不只是花,而是一整套的,包括溫室設備都是整廠輸出」,民眾去買10隻魚來養,一定也要買魚缸和周邊設備。

觀賞魚整廠輸出 好賺

台灣觀賞魚已是世界級水準,未來有可能發展成像新加坡一樣的交易平台,他說「過去我們想到鯉魚只想到要紅燒還是清蒸,但欣昌錦鯉養殖廠的鍾瑩瑩,她一尾錦鯉在國際上可賣到1萬美元,還提供客製化,要什麼顏色、比率多少都可以做給你」。

外銷觀賞魚還可以帶動飼料的外銷,「一般動物飼料,1公斤從15 元賣到20元,就被農民罵個半死,但觀賞魚飼料500公克賣150元大家買得很高興」。

不過陳保基也承認,台灣生技要走向產業化,通路是個很大的問題,以疫苗來看,目前就是透過與國際大廠合作,來打開台灣疫苗在國際市場的通路。

他說,國內有個迷思,就是擔心與人合作技術會外流,其實像台灣蘭花,就不排斥與荷蘭大廠合作,因為有品種權保護,可以坐享銷售利潤。

很多人擔心如果政府不插手去管,台灣農業優勢會逐漸消失,「其實站在產業發展角度來看,政府最好不要隨便去管,管太多反而限制了他們」。

陳保基以在台灣「三不管」的農機具為例,有位理事長,一句英文都不會說,穀類烘乾機可以賣到30幾個國家,且「一賣出烘乾機,接下來就會要收穫機、搬運機、噴農藥、灑肥料、插秧機」,緬甸最近跟台灣農業合作,一談就下了5,000萬美元訂單。

因為台灣農業可結合其他產業高階技術來發展,以噴藥機為例,就結合機械業,讓產品可由下往上噴,將葉片下的蟲都殺光。還有在台中作檢驗試劑的業者,就利用當地精密機械產業,合作生產微晶片,只要把需求告訴合作夥伴,就可做出來。

追求創新 不怕技術競爭

他說,台灣農業優勢就在於人才和創新,以及可以跨領域合作,曾有荷蘭某大學副校長來拜訪他,就曾說「你們的蘭花業者是螞蟻雄兵,每年數百種品種冒出來,根本搞不過你們」。

平時不要管,但企業遇到困難,就要適時提供協助。以德國羅曼來台設廠為例,剛開始與台灣作法格格不入,遇到很多困難,但陳保基要求一切管理按照國際標準來做,「不要再去想,我們台灣一定要怎麼做,而是要配合國際大廠的要求來做」。

他說,台灣總有一天要走上國際化、自由化,農業生技應學習如何達到國際化要求,未來才有競爭力。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