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公糧收購大改制 擬明年設品種門檻

【媒體報導】公糧收購大改制 擬明年設品種門檻

更新時間:2013-10-03 15:36:33 / 張貼時間:2013-10-03 13:59:1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601
   

【興新聞】


 

公糧收購大改制 擬明年設品種門檻

張貼.2013/10/03 下午 01:48:06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10-03/聯合報/A6版/生活

不再照單全收 改善重量不重質、以免拉低國際競爭力 初期推薦優良品種 學者質疑未對症下藥

為減少農民繳交公糧「重量不重質」現象,農委會將打破長達四十年的糧食管制政策,檢討公糧保價收購制度。

最快明年一期稻作開始,農民種米繳公糧「不再照單全收」,農委會月底將公告特定收購品種,初步參考「優質稻作推薦品種」清單,如台稉九號、高雄一四五號等十三種,每年調整,提升農民栽種品質與競爭力。

台灣是全世界唯一有稻米保價收購機制的國家,從一九七四年開辦,農會收購公糧稻穀依含水量、容重量等,收購價從每公斤廿六元到廿一元不等,限定為政府命名、推廣品種。

前年農委會調高公糧收購價每公斤三元、並補助兩元濕穀烘乾費,公糧收購從過去每年約廿萬公噸,飆升到卅八點五公噸,去年收購四十四萬公噸,總數達往年兩倍,造成公糧大爆倉。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說,收購量過剩讓其中有高達四成當作飼料米餵豬。

也因保價收購制「以量計價」,農民大多衡量產量,未能兼顧品質,甚至還傳出有農民專攻「公糧米」,繳交到公糧倉庫的稻米,無論品質優劣最後全混在一起,拉低整體平均值。

由於公糧收購有一定額度,農民栽種的稻米有一部分也會進入市場,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台灣面對貿易自由化,整體糧食政策都要翻修,從源頭管理提升栽種品質,才有足夠競爭力,調整保價收購只是其中一環。

根據農委會統計,國內稻米從一八九四年至今選育品種總數高達三二四種,經過淘汰挑選,前年到去年還在田間種植的品種也有四十二種。
農糧署表示,初步以「優良水稻推薦品種」為參考清單,十三個國內適種、品質良好、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約占全台稻作面積九成,近期將召開遴選會議,輔導農民轉種。

不過,陳吉仲質疑,保價收購根本問題在干預市場價格,「改變品種能解決多少問題?」長期累積弊病如收購數量、政府支出、種植面積、資源閒置問題不但沒解決,限制品種還會造成區域歧視。農委會與其改變品質,還不如分級管理。

.優良水稻推薦品種:台稉十六號、台農七十一號、高雄一三九號、台稉二號、台稉八號、台中秈十號、高雄一四五號、花蓮廿一號、台稉九號、台稉十四號、台中一九二號、台南十一號、台東卅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