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 《醫學研究》阻斷細菌聯繫 可解抗藥性

【媒體報導】 《醫學研究》阻斷細菌聯繫 可解抗藥性

更新時間:2013-10-09 14:02:16 / 張貼時間:2013-10-09 14:00:0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606
   

【媒體報導】


 

《醫學研究》阻斷細菌聯繫 可解抗藥性

張貼.2013/10/09 下午 01:58:24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10-5/自由時報/健康醫療/湯佳玲報導

 中興大學教授周三和(中)的研究,讓無抗藥性的抗生素研發露出曙光,左為校長李德財,右為研發長陳全木。(記者湯佳玲攝)

國立中興大學跨國團隊找到對付細菌感染的新策略,不是殺死細菌,而是阻斷細菌彼此間的聯繫,讓它們活著卻無法分泌致病因子,「做不了壞事」,再經由人類免疫系統將病菌完全移除;此研究宣告「無抗藥性抗生素」的研發,出現曙光!

在國科會、教育部及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經費支持下,國立中興大學生化所講座教授兼所長周三和與英國旦迪大學分子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羅伯來恩發現,原本以為在高等生物才有的「環單鳥糞嘌呤核苷酸」,在低等細菌中也有,並可控制「環雙核苷酸」分泌致病因子。他們以高麗菜、花椰菜等植物最易感染的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研究,證實了「環單」能夠調控「環雙」濃度,進而影響黑腐病原菌的致病力,讓花椰菜不受感染,研究發現為全球首創。

團隊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系列的《歐洲分子生物》,期刊主編亦邀請兩人撰寫專論,報導這篇論文的重要性,同時也為另一期刊《自然微生物回顧》所引用。

周三和表示,研究細胞間「環腺嘌呤核苷酸」信息傳遞領域的學者已有7人在過去20多年間獲諾貝爾獎,顯見其重要性。

周三和說,目前抗生素已讓抗藥性細菌大量產生,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從源頭控制細菌分泌致病因子,再由人類免疫系統將病菌完全移除。因此,未來新型抗生素將不會有抗藥性,國外近年已著手嘗試。

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表示,此研究顛覆傳統殺死細菌的舊思維,改用阻斷通訊的新策略,「讓細菌活著,但做不了壞事!」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