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轉機…食育夯 帶孩子認識真食物

【媒體報導】轉機…食育夯 帶孩子認識真食物

更新時間:2013-11-11 11:23:27 / 張貼時間:2013-11-11 08:51:3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2,395
   

【興新聞】


 

轉機…食育夯 帶孩子認識真食物

張貼.2013/11/11 上午 08:48:51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3-11-11/聯合報/A4/要聞/陳皓嬿/台北

街頭上,幾個小朋友開心吃著棉花糖,其鮮豔的色彩深深吸引小朋友的味蕾;食安風暴延燒,「阿基師」鄭衍基呼籲廚師應有「廚德」,丟掉所有的食品添加物,就算是合法的食用色素也都最好不要用。 記者陳正興/攝影

「其實孩子才是食安問題最大的受害者。」近年全心投入兒童「食農教育」的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董時叡說,兒童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也不知食物從何來,受害程度最嚴重。

歐美和日本近年推動「食育」,甚至立法執行。但台灣還沒有食育相關法規,董時叡建議,台灣食農教育應正式立法,才能有效推展。

「我們的孩子吃的是『真的』食物嗎?」董時叡表示,許多家長讓孩子吃加工食品如雞塊、汽水,孩子卻不知食物原貌、來源,不僅危害身心健康,也讓他們失去生命教育的體驗。

食農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兒童和農村互動,來認識在地農業和飲食文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以提升健康和生活品質。

董時叡以五十四個幼稚園大班孩童作為食農教育的研究對象,帶他們去農田裡種菜,或是自己製作食物。

孩子們在「上課」前,多被家長教育「田地很髒,裡面有蟲、有蛇,很危險」,不敢光腳踩進田裡。但是孩子對自然的接受度高,只要觸碰到土地,很快就融入。

董時叡說,孩子種菜時發現蟲子和人一樣,都喜歡脆甜的小白菜,但討厭微苦的A菜,因此理解為什麼小白菜農藥噴得多。孩子後來改吃A菜,一是因「種出了感情」,二是了解A菜噴的農藥相對較少。

因發現學童不良飲食習慣問題,日本二○○五年頒布「食育基本法」,鼓勵家庭、學校與食物生產者互動,加強對食物文化的了解,和環境和諧相處。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