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迎接經濟春芽 應標本兼治
張貼.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009/05/26 08:39:26 .
2009-05-26/經濟日報/E1版/產學合作專刊/楊聲勇(國立中興大學EMBA執行長、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這波金融海嘯的發展演變至今,的確讓許多人恐懼並沮喪。在許多的場合上會被問到金融海嘯的發展與影響,學財務金融的我總能侃侃而談並發表看法。其中最棘手的問題總是風暴何時結束,經濟何時反轉?經濟曙光與春芽何時再現?沒有最即時與可靠數據的現在,其實最誠實的答案是:我不知道。否則我們不會見到各國的領導者,為了經濟復甦疲於奔命,且政策有時甚至讓人覺得過時、無法對症下藥。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更應該加速改革、創新並透過教育,培養更多實力,在不確定的年代中釐清未來方向。對未來的環境我提出三點觀察與看法:
舉債救市 提防被赤字壓垮
(1)為挽救衰退的經濟與對市場不確定所產生的恐懼,各國政府紛紛「下海」直接介入經濟、產業與金融領域,透過財政赤字與舉債,政府花錢如流水。各國政府大手筆發放消費券與出手救產業(給特定產業與銀行的另一種消費?)所產生的龐大赤字,未來也要靠實質有效的經濟成長與赤字管理來因應,否則金融泡沫與壞帳只是變相從市場轉給政府而已。應該重視的救市課題是,政府於龐大的投入經費與預算同時,更應積極思考後金融海嘯的全球產業布局與經濟基本面的改善,治標(大量預算赤字)同時更應治本,否則未來的經濟生機可能被龐大的赤字給侵吞,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的「經濟春芽」說法,可能僅是無稽空談。
債市、國際貨幣改造
經濟發展關鍵
(2)呼應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日前於德、英、法所召開的高峰會提出,「新世界、新資本主義」世界的新價值論點,這次的危機更讓全球意識到世界是如此的緊密結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傲慢的心態與過度自由及掠奪的經濟,需要制衡的力量,並且要與新興經濟體加強合作,各國政府疲於改善經濟結構的同時,更應分攤國際責任。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於這波危機中、政府發行巨額的債券,其實已瀕臨破產邊緣,但因美國獨大且為強權全球都需要美國,所以擁有獨一無二的信用,若沒有還債的問題(不必還債,可以債養債),當然沒有國家信用風險的問題。如果這些負債與赤字是將實現的數字,美元勢必面臨加速走貶且喪失相對強勢地位。未來美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與新的國際貨幣機制的改造,可能將是影響後金融海嘯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新興產業模式 永續經濟磐石
(3)從產業與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推動新的長期成長,可能需要新的動力與引擎。面對能源與氣候變遷的衝擊,過去強調過度消費與大量生產的經濟模式,需要根本的調整。未來於再生能源、科技(醫療與生技)、精緻農業、教育與創新等發展上,將是下一波經濟永續成長的磐石。從企業的角度分析,可師法經濟大師熊彼德所提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來源」,在經濟高度成長的年代,企業創新與變革往往只是流行的口號,但在經濟環境動盪的今日企業撙節支出,創新與研發將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積蓄能量並等待下一波景氣回升時拉開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除此之外,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也必須被強調,維持適當自有資金比率,控管財務比例資訊,提高財務結構的健全性更是企業的「關鍵任務」。
.回《 興.新.聞》 .《 線.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