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媒體報導】人道救援 和平倡議擴及南海

更新時間:2014-03-11 14:09:18 / 張貼時間:2014-03-11 11:15:0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983
   

【興新聞】


 

人道救援 和平倡議擴及南海

張貼.2014/03/11 上午 10:02:18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4-03-11/聯合報/A15/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所長/民意論壇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掌握海域資源並確保海上交通線,本即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尤其南海既是我國進口資源必經通道,又涉及兩百海里專屬經濟區之劃定,更別說此地區所擁有包括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豐富能源,在國防、經濟、文化以及生態保育上隱含之高度價值;正因如此,南海問題近年來始終爭端不斷,周邊國家也為此進行了無數次的磋商談判。

可惜的是,由於自身敏感之國際定位,我國迄今仍完全被排除於南海油氣資源聯合勘探與開發合作計畫之外,倘若無法儘速研擬有效因應方案,未來勢必只能看著其他南海周邊國家瓜分此一海域資源。對此,透過各種行動,強化自身在南海之「存在感」,然後設法在各方行為者之間待價而沽,並尋求任何合縱連橫的機會,即是理性的政策選項。至於包括持續強化太平島戰備、積極推動南海護漁活動,以及在「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政策前提下,嘗試將「東海和平倡議」擴及南海地區,都不啻彰顯出政府確實積極想找出某種戰略突破口。

只不過,前述努力目前都僅是單邊宣示而已,各方反應有限。對此,馬英九總統要求國防部與海巡署分別派出機艦,加入日前失聯之馬來西亞航空班機搜救任務,絕對是一記時機稍縱即逝、並可凸顯自我存在的戰略好棋。

首先,我國既長期宣稱擁有南海海域主權,而此班機可能之失蹤地點又恰在此一海域當中,正可藉由參與搜救行動,間接達成宣示主權之目的;其次,即便其他國家或許對我國之參與有政治擔憂,但此行主要高舉「人道救援」此一普遍國際價值,他國就算投鼠忌器,也難有反駁台灣參與之正當性;更甚者,我國雖不放棄對南海之主權宣示,但堅持和平解決、擱置爭議,並尋求與其他國家透過對等協商來謀求最終方案,本就是我國基本政策原則,正可藉由參與非政治性的搜救行動來累積合作經驗,以達信心建立效果。

總而言之,在無法參與「封閉性」多邊協商管道的情況下,相對較具「開放性」的人道救援行動不啻開了一扇機會之窗,讓我國可以藉此透過並非進行權利聲索,而是積極提供貢獻之更正面態度,向周邊國家宣示自身追求成為「和平締造者」的期盼;一旦舉措得宜,勢將成為台灣推動公共外交的典範,也為我國追求合理參與南海問題創造有利之國際輿論情勢。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