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新聞】
學者轟 政府預警機制失靈
張貼.2014/03/12 上午 09:27:09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4-03-12/自由時報/鍾麗華/台北
政府束手 助長無良業者哄抬
面對國內食品價格全面飛漲,學者認為,農產品預警機制失靈,助長無良的食品業者趁機哄抬,而且只漲不跌,對於弱勢的家庭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台大農經系教授、消基會秘書長雷立芬表示,農委會的預警機制只顧及生產者,未考量到消費者。當價格低時,拿納稅人的錢,搶救農產品的價格;價格高時,卻置消費者於不顧。農委會唯有確實監控農產原料價格,政府才能掌握下游的食品業者漲價合不合理,但現在部會協調失靈,「超商帶頭漲滷肉飯、雞肉飯,連鎖便當店也漲排骨飯,當農產品價格下跌時,也不願降價,食品業的價格漲上去就回不來,不合理的價格,誰來管?」
豬價不斷上漲,但農委會高調稽查,價格馬上回跌,凸顯價格確實有被哄抬之嫌,凡事慢半拍的主管機關,稽查晚了一步。
凸顯政府部門 資訊掌握不足
農經學者李武忠說,農產品價格連番上漲,看不到農委會事先的積極作為來穩定物價,也凸顯政府部門對農業生產基礎資料、產銷等資訊掌握不足,讓有心人士有藉機炒作空間。
李武忠質疑,農委會動輒以「價格在正常波動範圍」等無關痛癢的話來回應,無法說服消費者,應在農業生產初期即啟動「農產品價格波動監控系統」採分級制(如景氣訊號燈),針對價格波動嚴重性採取不同的因應對策,或要加強查價、稽查哄抬,以求在最短的時間讓農產品價格回穩。
弱勢飲食支出增 排擠醫療與教育費用
中興大學農經系特聘教授陳吉仲表示,如果農委會的預警制度做好的話,幾個月前就能掌握農產品到消費市場價格是否受波動,不過,花大錢干預自由市場機制,不如先照顧弱勢家庭。年收入最低的廿%家庭平均只有卅萬元,食物上漲,他們在飲食的支出增加,排擠了醫療與教育的費用。
陳吉仲強調,照顧弱勢家庭責任不全在衛福部,美國的糧食券就是由農業部發放的,日本、韓國的營養午餐也是農業部門主導,農委會預警機制結合對弱勢的照顧,才能凸顯政府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