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興新聞/媒體公關組】食生系蔣恩沛特聘教授榮獲美國營養學會年輕學者研究獎

【興新聞/媒體公關組】食生系蔣恩沛特聘教授榮獲美國營養學會年輕學者研究獎

更新時間:2014-04-07 17:52:03 / 張貼時間:2014-03-19 16:17:2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8,757
   

【興新聞】


 

食生系蔣恩沛特聘教授  榮獲美國營養學會年輕學者研究獎

張貼.2014/03/19 下午 04:15:44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蔣恩沛教授(前排左1)與實驗室學生合影。

蔣恩沛教授榮獲美國營養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Nutrition, ASN)年輕學者研究獎,將於4月27日赴美領獎。

【圖文/媒體公關組】美國營養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Nutrition, ASN) 本月公布2014年E.R.L. Stockstad年輕學者研究獎項得主,由來自台灣的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特聘教授蔣恩沛獲得。該獎項開放國際營養學界提名後,再由美國營養學會遴選出一位在營養領域基礎研究上有傑出表現的年輕學者。

過去該獎項得主均是來自美加知名研究型大學,鮮少頒發給任職美國境外的研究學者,此次由來自台灣的學者獲得,令人振奮!國際著名生化營養學家、美國康乃爾大學現任營養系主任、同時也是下一屆的美國營養學會會長的Stover教授今年親自撰寫推薦信向大會推崇蔣恩沛在實驗性營養及維生素B領域方面的優異表現,並稱她為「後起之秀」。該獎項將於4月27日美國實驗生物年會中的營養學會年會中頒發。

過去多位曾獲該獎項的得主,包括Stover教授本人等後來皆成為國際上營養領域的重量級研究學者。「在國際營養界優秀的年輕學者太多了,沒想到他們真的願意頒給一個沒有高知名度的外國學校的年輕老師」,對於研究表現能獲得國際主流學者肯定,成為國內首位榮獲該獎項的學者,蔣恩沛除感到榮幸外,也覺得很意外與開心。

蔣恩沛為美國塔芙玆 (Tufts) 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營養學博士,之後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接受三年博士後研究訓練,2003年回到台灣進入中興大學食生系任教,2007年升任副教授、2011年升任教授、2012年榮任特聘教授,目前是該校榮譽特聘教授,研究專長為營養轉譯醫學、維生素代謝及轉甲基路徑平衡。蔣恩沛曾在2009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也曾獲臺灣營養學會、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國科會、美國癌症研究學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ch) 以及美國關節炎學 (Arthritis Foundation) 會等國內外機構的年輕學者研究獎項。

蔣恩沛的研究交叉運用細胞模式、轉殖基因動物模式及臨床檢體,探討提出對於疾病預防或是臨床上用藥風險相當重要之問題。近期她發現長期使用特定的抗發炎止痛藥會抑制維生素B6在體內的生合成、活化和利用,造成體內特定組織中維生素B6失衡,此一發現透過與台中榮總陳得源醫師合作的研究中在臨床病患中獲得驗證。此研究不僅提供人類發炎疾病中維生素B6缺乏的潛在機轉,更進一步提出未來臨床上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的重視和警訊,此成果近期發表在頂尖國際營養雜誌 AJCN。

蔣恩沛近期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突破是提出人類抑癌基因 GNMT 在對抗癌症發生的可能扮演的新角色。營養缺乏造成DNA鹼基錯誤鑲嵌為基因突變的成因之一,她發現除了目前所認知的機轉,GNMT還會在細胞在缺乏葉酸時進入細胞核,同時提出假說認為GNMT的表現會透過不同機轉增加核苷酸供應,減少錯誤的核酸鑲嵌到DNA的機率。此假說透過與高雄醫學大學陳宜民教授合作在活體模式中進一步驗證,成果受邀在國際會中演講並發表在重要國際癌症領域重要期刊 IJC。

對於此次美國營養學會打破成規,把此獎項首度頒發給任職於亞洲的年輕教授,以外國學者身份脫穎而出對她來說格外有意義。她認為,在台灣大學任教與國外很大的不同是國外的研究型大學鼓勵年輕老師專注於研究,剛開始會刻意減少教學服務負擔並提供相當可觀的「研究室開張基金」。而在台灣一般大學任教的年輕教師不僅研究經費資源有限,通常有更繁重的教學負擔及服務責任,若想要專注研究相當不易,因此在研究進度要與國際競爭、或是在國際能見度、相對都較吃虧。現在只要是國際演講她一定把中興大學放在演講首頁讓大家認識台灣的中興大學。

此外她表示,自己在研究起步階段的好幾年間為能使研究進行順利,陸陸續續跟廠商借過好幾百萬的儀器和耗材,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見好轉。同時近年社會氛圍讓許多原本深具研究潛力的學子對於投入研究持保留態度,相當可惜之餘也使得許多年輕的研究室人力吃緊,當研究室缺乏有經驗的高階人力,老師就必須親自「微管理」 (micro-management)。至今她自己仍常留到很晚指導學生或親自做實驗。「不過即使資源及人力遠比不上國外,若能夠維持基本的人力和經費,慎選合適的主題,用最嚴謹的方法,仍可做出一些成果。只要真能做出些貢獻,無論來自哪裡,科學是共通的語言。」她也期盼能吸引更多有興趣的年輕學子加入她的研究團隊,一同在自己熱愛的營養研究領域深耕。

因應目前的市場趨勢,在實驗室的人才培訓上,她相當重視同學所學未來投身產業的實用性,除基本分子生物訓練之外,在食品及營養領域相當重要的定量分析、品管訓練、文獻精準解讀、及解決問題能力等紮實訓練也讓實驗室畢業的學生不僅容易進入大企業,且適應良好應變能力佳。熱愛研究的她在此次獲獎後也希望能鼓勵一些真正熱愛研究的年輕學子,選定方向後堅持自己只要有耐心及持續耕耘,總會有所收獲,她也相信未來更多年輕學者會在各領域發光,增加台灣年輕學者的國際能見度。

相關連結:中廣「Women Making Waves」-蔣恩沛專訪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