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4-03-24/聯合報/A12/生活/賴香珊/南投
入夜後的國道六號埔里段,兩旁一片燈海;這裡是埔里茭白筍田,農友為調節茭白筍產期,在田間架設近三萬盞高壓鈉燈,夜幕如同白晝,活絡了經濟,卻危及生態。
埔里是台灣茭白筍最大產地,產量占全台百分之八十五,筍田一畝接一畝,幾乎望不到盡頭。
茭白筍一年收成二期。種筍卅年的許春蘭說,盛產時一公斤賣不到一元,只能眼睜睜看著筍過熟爛掉,冬天價高卻量少;架設高壓鈉燈,利用光照調節產期後,冬季收成改觀,一公斤可賣到一百廿元。
從埔里交流道下來,循燈光朝茭白筍專業栽培區的房里里前進,一支支高壓鈉燈高豎田邊。全縣約有一半筍農使用高壓鈉燈種筍。
高壓鈉燈照亮筊白筍產期,刺眼光線卻帶給其他動植物傷害。住在筍田附近潘姓居民說,家裡種植的櫻花因鈉燈長期照射,沒了花期,每年開出來的花屈指可數。
暨南大學水沙連辦公室在埔里進行田野調查,發現晝行性的大卷尾竟在夜間出來覓食,晝伏夜出的虎皮蛙等蛙類則少了,推測可能因為夜間燈光太亮,這些動物分不清晝夜而失序。
埔里原常見高蹺 在茭白筍田過冬,但光害使高蹺 無法好好休眠。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鳥類生態研究室表示,夜間強烈燈光使候鳥必須遷移到其他暗處休息。
「以前茭白筍田裡隨處可見蜻蜓、白鷺鷥,晚上螢火蟲、青蛙等蟲鳴鳥叫。」種筍卅年的張信富說,現在蜻蜓不見了,螢火蟲只偶見二、三隻,白鷺鷥也少了。
埔里鎮農會發現鈉燈的光害成了生態殺手,與工研院和農試所合作改良光照器具,研究適合茭白筍生長的光譜,建議農民換燈,用光線柔和的LED光源取代高壓鈉燈的強烈黃光。
但LED燈購置成本比高壓鈉燈貴出好幾倍,推動效果不彰。使用光照的九百公頃筍田中,僅約五公頃換裝LED燈,不到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