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4-07-18/聯合晚報/A10/彭宣雅/台北
汯蒝有機農場/提供非報系 |
準備了一整年,農委會在暑假前推出農業打工媒合平台,推出短期打工加正職工作約上千個,想要讓年經人進入農村、體驗農村工作;但經過一個多月的媒合,真正去到農場打工的人僅有126人,人數非常少,且多數是在休閒農場端盤子。
農委會分析,可能是農作實在太辛苦,年輕人不青睞,另外則是農業打工僅提供基本工資,遠不如出國到澳洲農場打工的高薪,才讓年輕人卻步。
農委會原本規畫,暑期農業打工職缺約有600個名額,加上正職職缺合計約有1000多個工作機會。為了吸引年輕人,暑期農業打工滿20天,農委會還額外提供每月補助3200元,預計投入500萬元補助800人,但現在暑假已開始半個多月,真正上工僅126人,比率僅15%。
農委會輔導處長張致盛表示,這是第一年嘗試,未來會提早宣傳,且農業打工職缺希望用學生「職涯探索」角度來開發,比如種苗開發、生產型農作、農產行銷等,讓學生能在農業領域發揮所長,畢業後才能真正留在農業工作,而非僅是體驗打工而已。
農委會媒合 有人3天就落跑
據了解,已經有男大生才做3天就打退堂鼓,農委會了解發現,這名男大生到有機農場幫忙,現在正是有機稻米收購季節,他的工作是協助曬稻穀。但在大太陽下曬穀,對都市小孩體力負荷極大,他被繁重、辛苦的農務嚇到離職。
農委會輔導處副處長周若男表示,農業確實是辛苦的行業,且雇主是農民、產銷班和農場主人,實際上也沒有能力提供高薪資,因此農委會才嘗試提供補助,吸引年輕人參與農業。農業打工大多數釋出的職缺,都屬於技術門檻較低、可以馬上上手的工作,但這類打工家長較不支持,這也是學生不來的原因之一。
學者:應讓學生學以致用
農委會推出的農業打工,多數學生變成去休閒農場泡咖啡、端盤子,僅少數到有機農場實際參與實際採收與耕作,讓外界質疑農業打工變調。農經系教授認為,不妨讓年輕人接觸他們熟悉的網路,利用專長協助農民行銷,也不失為另一種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的方式。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表示,吳榮杰說,學生到農村去,可以學以致用、幫助老農,做農村居民的社區服務,這些工作讓學生覺得學以致用,就會願意付出,否則光以金錢、打工體驗吸引,結果會很悲觀。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陳吉仲表示,台灣休閒農場平均年營收近400萬元,且營造出和都市不一樣的工作環境,對學生還是有相當的吸引力。以屏東來說,有上百個結合休閒漁業的地點,農委會可以結合漁港、小琉球等環境,讓年輕人覺得好玩、有趣,再慢慢導向正規的農業生產,年輕人會比較願意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