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興新聞】大跨徑懸臂鋼橋 重建主流

更新時間:2009-09-09 23:59:59 / 張貼時間:2009-09-09 23:59:5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96
 

   

【媒體報導】


 

大跨徑懸臂鋼橋 重建主流

張貼.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009/09/09 09:08:00   .

 

        風災過後,百廢待舉,在提高橋梁設計標準、加大橋梁跨徑前提下,為了兼顧經費與重建時效,採懸臂工法闢建鋼橋,將成為橋梁重建主軸。莫拉克風災洪水沖斷的雙園大橋,即可望闢建有景觀橋效果的脊背橋,甚至不排除施作斜張橋,成為橋梁重建的指標工程。

        防洪頻率提高到兩百年

        八八水災斷橋數量前所未見,為避免橋梁未來在災變中又遭受重創,交通部上月廿四日確定未來將提高橋梁設計標準,方向有三:防洪頻率由一百年提高為二百年;橋梁跨徑加大;及橋、路、河共治。

        公路總局副局長吳瑞龍指出,加大跨徑、減少落墩數量是未來橋梁重建時一定要顧及的趨勢。因為唯有加大跨徑、減少落墩,才能減少橋梁被河水或土石流攻擊的機會。在橋梁型式與工法的考量上,工期、跨徑、安全性與經費,都須一併考量,各橋梁應各別選擇最適合的型式與工法。

        斜張橋跨徑可達四百公尺

        工程專家指出,橋梁要加大跨徑,至少應該達一百米以上,在此原則下,傳統工法已不適用,應改採懸臂工法,跨徑可達一百四十米;如要再加大跨徑,脊背橋可達二百米、斜張橋可達四百米,國外甚至有超過一公里的跨徑,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

         在材質上,吳瑞龍說,這次斷橋數量太多,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橋梁與鋼橋都會使用,但主要橋梁因為須加大跨徑,將會改建鋼橋。

        至於工法的選擇,由於國內懸臂工法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吳瑞龍指出,在經費可以負擔、工期也不至於拖長下,以懸臂工法施作鋼橋,將會是主要方向,例如六龜大橋,就會採此方式。指標性的雙園大橋也會是懸臂工法鋼橋,初步規劃改建為景觀性的脊背橋,如果經費、工期允許,不排除改闢建斜張橋。

        懸臂工法施工方式是先施作好橋墩,接下來在橋墩上闢築橋頭板,以橋頭板作為施工時的工作平台,橋頭板上放置懸臂工作車,以每一節塊推進三.五至五公尺的速度,由橋墩向兩側平衡伸展,直至與另一橋墩上推進的面板結合為止。

        學者憂心政府財力難負擔

        中央大學教授王仲宇認為,目前的橋梁重建方向應有助於提高未來橋梁的安全性,但設計時一定要先考慮附近的地形、地質,再來選擇最適合的型式與作法。

        對於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的脊背橋、斜張橋,專家則認為應該「量力而為」,有學者擔心,大家都希望橋梁是「無敵鐵金剛」,但政府哪有財力負擔?

        中興大學教授林呈也提醒,防洪頻率由一百年提升為二百年,經過回歸計算後,洪水位其實僅提高幾十公分,對防洪有幫助,但對橋梁的維護影響不大,防洪頻率不應成為橋梁重建時的盲點,否則一味提高標準,將造成整體的財務黑洞。

 


.回 興.新.聞 線.上.投.稿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