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未來電從哪來? 跨領域找活水

【媒體報導】未來電從哪來? 跨領域找活水

更新時間:2015-01-26 09:00:46 / 張貼時間:2015-01-26 09:00:0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1,476
   

【媒體報導】


 

未來電從哪來? 跨領域找活水

張貼.2015/01/26 上午 08:52:3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5-01-26/聯合報/中興大學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許志義/台中

全國能源會議今登場,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聚焦討論我國未來電力情勢之相關議題,包括:如何有效節流、穩定供給、低碳環境。

自從民國八十七年以來,過去三次「全國能源會議」大約每六年召開一次。是故,此會議最重要工作乃是確定未來五至十年,台灣能源政策的優先順序、發展策略與積極作法。

綜觀當前能源供給與需求,各種多元選項與科技之突破創新,達到了歷史高峰。距離五年前上次全國能源會議之時空背景,有顯著不同。不論頁岩油氣、再生能源、高壓直流、電動車充、智慧電表、智能家電、虛擬電廠等,均有大幅進展。而今,在與會者各有不同價值觀之情況下,如何找出符合全民利益的選項與優先順序,實為重要!

先進國家以美國加州為例,其能源政策優先順序,係以條文明定:能源效率與需求管理第一優先,理由是百分百對地球環境最有益!凡需求端節約一度電,即等同於全球供給端少發五度電(考量燃料運儲、發輸配電能及營運後端處置之能源轉換損耗)。

在決定需求節能總量之後,再生能源之開發列為第二優先。因其屬在地資源,毋庸進口,可增加整體國內能源自主安全,且相對環保、減碳,屬生態友善之軟性路徑(soft path),而生生不息之故也。至於化石能源與核電,則置於最後,因其環保安全爭議性與社會大眾抗爭之整體交易成本最高也!準此而論,我國能源政策,是否也要追隨上述邏輯?正是全國能源會議首要課題。

再者,資通訊技術之突破與創新,已廣泛應用至各行各業,能源部門亦不例外。Google去年初以卅二億美元,收購Nest溫度計廠商,積極在物聯網架構下,布建智能家電與智慧生活,甚至與多家電力公司策略聯盟,免費為電力用戶裝設市價高達二百五十美元之智慧溫度計,共同進行用戶端智慧電能雲端管理,建立能源網際網路軟硬體整合之架構。由此可見,解決當前能源問題,必須透過「跨領域整合」,方克竟其功。

再以這次全國能源會議核心議題「台灣再生能源到底還可以再增加多少?」為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由於看天吃飯,供電不穩定,必須透過用戶端需求面管理(包括電池、電動車)同步抑低用電之「軟實力」,搭配實施隨時因應再生能源起伏變化之負載管理動態電價,以彌補其供電瞬間不足之「缺口」,作為配套措施,此亦是跨領域、跨系統之課題。換言之,若電力需求面管理措施與電價配套方案,能夠同步實施,軟實力夠堅韌,則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即可因此提高。同樣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也都涉及能源供需結構跨領域之改變,需要結合異業知識之創意與創新思維。

能源世界已進入典範移轉的新世代,衷心期許全國能源會議各界與會菁英,發揮「跨領域」專業之創意與智慧,為台灣未來電力尋求源頭活水!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