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新聞】
為臺灣經濟把脈 朱敬一:欠缺明確的產業策略
張貼.2015/03/18 上午 09:01:48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圖文/媒體公關組】中研院院士朱敬一3月17日受邀到中興大學,擔任惠蓀講座主講人,他以「臺灣的經濟問題與解方」為題,點出臺灣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欠缺明確的產業策略。適逢318學運屆滿週年前夕,他也談到,318學運及330大遊行之所以引起那麼大的回響,主要是民怨已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民怨的原因包含薪資凍漲、所得分配惡化、房價上漲、階級流動停滯等因素。
朱敬一提出,薪資凍漲主要與經濟轉型不順、勞動需求沒增加有關,國內企業「臺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模式,使得GDP看似有成長,但事實上國內勞動需求並未增加,再加上臺灣的產業結構與中國、越南等後進國家相似,向後看齊、廠商外移更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自然薪資難提升。
面對熱錢回流、房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他表示,「臺灣不缺錢,但缺乏錢的舞台。」臺灣實質投資機會並不多,熱錢流入後,就只好轉向「投機」的房地產,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達14.6倍,表示平均家庭要不吃不喝10幾年,才能在台北市買一棟房子,不斷飆漲的房價對照15年凍漲的薪資,年輕人有很強烈的相對剝奪感。
朱敬一認為,全球化已成為迴避不了的浪潮,臺灣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他舉例,各國簽訂FTA時都有戰略,紐西蘭主打奇異果或農牧產品、美國賣美牛、韓國則賣現代汽車或東大門成衣,而臺灣呢?面對全球化開放的經濟體系,臺灣卻沒有產業足以對外一較高下,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確的產業戰略。
被問及臺灣適合的產業走向,他以過去擔任國科會(現為科技部)主委時推動的「小蘋果育苗計畫」為例,說明臺灣目前的優勢在於系統整合及產品雛型建立。「小蘋果」是相對於蘋果公司的 iPhone 、iPad等大型產業平台為名,依據消費市場的特定目標與功能,針對民眾的健康醫療保健、安全照護等需求,開發出介面簡單但功能精確的產品。
他也提出,臺灣在創新方面,不適合借鏡美國、韓國或是中國大陸的經驗,反而可向瑞士這類腹地不大的國家取經。財經首長應努力思考、尋找,並內化成政策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