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葉〈在國小圖書館〉
1965年生,本名羅元輔,台灣宜蘭人,台大社會系畢業,早年任職於新聞媒體,曾獲《聯合報》新詩獎、《中國時報》新詩獎等,著有詩集《病愛與救贖》、《對你的感覺》、《蟬的發芽》等,現為宜蘭縣「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教師。
寫作態度:
2002年後,為了辦一所實驗學校,我遷居宜蘭,展開了始料未及的教師生涯。創校之初,業務繁重,我所寫下的文字盡是各類計畫書(藉以對外申請經費),個人的文學創作幾乎全放下了。直到這兩年,學校的規模稍大,有了知名度,我也專任作文老師,平常就負責圖書館業務。而這於我如同天恩,在幽靜的洗腎生活中,又能慢慢恢復創作。
李長青〈黑暗之心〉
1975年在高雄出生,住台中超過30年了,中興大學台文所碩士。詩作被譯成英、日文,並選入國內外選集多種。著有詩集《江湖》(聯合文學,2008)、《陪你回高雄》(晨星,2008)、《落葉集》(爾雅,2005)等。
寫作態度:
我只是一直寫自己的。
林餘佐〈我親愛的植物學家〉
1983年生,嘉義人。東海中文系畢業,現就讀東華中文研究所。目前與畢業論文糾結中。曾獲過一些關於詩的獎,但沒什麼好說的。終日與自己的不堪和平相處。
寫作態度:
詩是一顆逗點;某天夜裡,我對著電腦螢幕敲打著作業,正當寫完一句曖昧不清的論述時,電話響了,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必須繳交兩張照片、100字的個人簡介以及150字的寫作態度;掛上電話之後,我在那句曖昧不清的句子之後加上一顆逗點,接著繼續書寫另一個段落,語意依舊曖昧不清。
──詩是一顆逗點,逗點的前後則是生活。
葉衽榤〈三月的翻譯〉
1984年生,彰化和美人。住於台中南屯萬和宮旁。畢業於玄奘大學中文系,目前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就讀。在今年暑假寫下個人第一首台語詩。
寫作態度:
喜歡寫一些街談巷議、一些既真實又不真實的故事。每個人都活在謠言裡,這個世界壅塞著實話與謊言。其實不喜歡發表,但偶爾又想被看見,真是矛盾……
洪慈謙〈永夜談〉
1992年生,筆名CRY。日子過得太少,人生經歷不夠多,目前正處於尷尬的高三階段,突然覺得自己是一空白,所學的東西都在填考試卷裡了。所幸我愛音樂、愛電影,生活似乎有了聲色;所幸金門的天空很藍,心可以飛得很自在。
寫作態度:
人的心裡總是有些話,既想和別人分享,又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想「詩」就是這樣誕生的。我將那些不欲人知又想和人分享的情懷塞入詩裡,我不說,也可能有人會懂。寫作於個人該是有感而發,而不是為了求取好成績的刻意造作。情感該是外在事物帶來的震撼,而不僅止於年少的多愁善感。不常提筆,悄悄品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