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源:2015-06-02/中央社/國內醫藥/陳淑芬/台中 
												
													
														
															
																  爆發MERS-CoV疫情,全球防疫。中興大學研發抗冠狀病 毒藥物AM1,獲台灣專利,須再研究有無抑制MERS-CoV 新型冠狀病毒效用。 中央社記者陳淑芬攝 104年6月2日 | 
														 
													
												 
												
													爆發MERS-CoV疫情,全球防疫。中興大學研發抗冠狀病毒藥物AM1,獲台灣專利,須再研究有無抑制MERS-CoV新型冠狀病毒效用。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MERS-CoV,最早在2012年9月在中東地區發現,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近期在東亞地區蔓延。 
												
													目前並沒有任何臨床藥物可治療MERS-CoV,開發抗冠狀病毒藥物迫在眉睫。中興大學今天召開記者會,發表興大基因體暨生物資訊所教授侯明宏研究團隊,在抗冠狀病毒藥物領域,長達10年的研究成果。 
												
													侯明宏表示,MERS-CoV主要的傳染途徑是飛沫傳染,或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到感染者分泌物傳染,至今已超過千個確診病例,主要症狀是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等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疾病,致死率高達4成。 
												
													侯明宏說,MERS-CoV冠狀病毒屬於核醣核酸(RNA)病毒,在感染後,會在細胞內大量複製,過程中結合病毒核殼蛋白,並保護病毒的遺傳物質RNA,形成完整的病毒顆粒,產生大量病毒。 
												
													侯明宏指出,經研究發現,病毒核殼蛋白可作為抗MERS-CoV藥物開發和檢測MERS-CoV病毒的重要目標,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冠狀病毒權威教授Stanley Perlman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具極大潛力的抗冠狀病毒藥物AM1。 
												
													侯明宏指出,現在治療MERS-CoV大多以輔助性或支持性療法,抗病毒藥物是治療的第一線用藥,團隊也證實AM1會與MERS-CoV病毒的核殼蛋白關鍵區域作用。 
												
													至於AM1對MERS-CoV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興大表示,因台灣目前並無MERS-CoV病毒株,將再進一步到美國進行研究,開發治療MERS-CoV的藥物出現新曙光。 
												
													興大指出,研究團隊對MERS-CoV研究成果去年獲專業國際期刊「藥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刊載,並在今年度獲得台灣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