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漂浪島嶼:防制空污不能只靠管制機車!

【媒體報導】漂浪島嶼:防制空污不能只靠管制機車!

更新時間:2015-11-19 09:35:01 / 張貼時間:2015-11-19 09:32:3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1,746
   

【媒體報導】


 

漂浪島嶼:防制空污不能只靠管制機車!

張貼.2015/11/19 上午 09:34:1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5-11-18/蘋果日報/論壇

 

圖一、中國長年管制機車,放任工業發展,造成污染並未降低。

圖二、大型工業污染,依然是空污最大原兇。

空污紫爆嚴重!政府祭出鐵腕,環保署將修訂《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在空污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民眾將不能任意開車上路,以及不同縣市規劃在城市特定地區或時段,禁止機車行駛,甚至推動電動機車的作法,來改善空氣污染問題。

根據環保署2014年統計資料,屬於移動污染源的汽機車,在細懸浮微粒(PM2.5)空污排放量約佔總量的23%,接近1/4的污染量,管制汽機車、轉型電動機車,當然是必行之道,全民都該支持。但是如果只將管制機車,作為防制空污「唯一」手段,那就未必有效,甚至有欺弱扶富的不公平!將會引發汽機車族的抱怨,為何一到空污防制,就是拿汽機車族來開刀。

在談台灣汽機車問題前,先來談管制機車最嚴格的中國,汽機車管制後的問題。

中國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針對汽油機車進行許多管制措式,在各大城市的市區,多數已經禁行汽油摩托車進入行駛,連帶造就驚人的電動自行車產業,到目前全中國統計電動自行車總數,已經高達1.2億輛,如果再加上快速發展的電動二、三輪機車,總數可能超過2億輛,成為世界之最。

中國推行限制汽油摩拖車政策,已經長達十年,但是空污有變好嗎?答案是並沒有!問題在於機車改善的數據,又被擴張的工業空污所吞噬。根據資料顯示,中國工業集中的華北地區,PM2.5占整個空氣懸浮顆粒物總量的大半,並且隨著工業擴張,污染數據還在飆升中,顯示單面管制機車,根本救不了失控的工業發展,工業依舊是最嚴重的污染來源。

中國高度限摩,卻未改善污染,也讓當地人民頗有微詞,認為限摩是一種階級不平等。因為只限汽油摩托車入城,卻讓汽車滿街跑,簡直是買得起汽車就有特權,騎機車的就該被管制,以及小人民騎機車不能排氣,大財閥建煙囪卻不停排污,讓推動限摩、電摩,越來越像遮掩工業失控的漂綠工具。

並且在推動電摩上,因為駕駛與行人的不良習慣,在路上亂鑽亂闖,讓靜音的電單車、電動摩托車,不斷形成交通意外,交通傷亡數據高度攀升,開始再嚴格限制電動機車的行駛區域,一些小區、特區不能電動車進入,形成推動後又限縮的反覆政策,變成汽油機車不能買,電動機車到處限的現象,中國機車族處處受限,形成更大民怨。

回到台灣!汽機車當然是污染源,但是對於更大禍害的工業污染,也該有相對的魄力與法令,來真正解決問題。

根據2014年環保署PM2.5空污管制計畫的資料,以PM2.5排放數據,拿台北市與雲林縣來比較,台北市因工業所排放PM2.5,每年是46噸,汽機車達每年830噸,反觀雲林縣因工業所排放PM2.5,每年是1010噸,汽機車達每年672噸。其他地區的污染源,也有同樣城市與鄉村的差異,顯示著限制汽機車排放污染,的確是有助解決「城市問題」,但是卻不是「縣市問題」的污染主因。

另外,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長期觀測污染流動變化,比對空污觀測站數據,以及氣流狀態,在網路上提出說明,指出以11/16的台中盆地為例,在中午時段並非汽機車排放污染的高峰期,反而是前一天海邊空污開始往內陸移動,因此「PM2.5在中午12:00之高值,無法用汽機車排放解釋。」

甚至,以常常大黑丸罩頂台中為例,2014年統計的PM2.5排放,工業為2905噸,汽機車為2000噸,營建為1976噸,三大污染源中,汽機車佔三分之一,工業與營建佔三分之二。其中讓人驚訝是台中的高度都更,不斷開發工業區,破壞原有護土的農地、山林,形成裸露揚塵,也成為重要污染源。這也是許多環保團體所抨擊,政府管機車、限燒燒稻草,卻放任土地不斷開發,工業持續污染。所以解決空污,「只靠」管制汽機車,不僅是城市思維,更有著嚴苛民生,放縱工業的態度。

汽機車污染問題當然必須解決,也該有管制與改善之道,但是對於廣大機車族,解決不該是一夕嚴令,而是該有更完善的配套措式,如更便利的大眾交通系統、電動機車的更替方案,便利的單車、電動車租接等方式,來改變國人的交通習慣。

同樣的,在解決汽機車等移動污染源下,政府也必須正視工廠、營建等固定污染源問題,從管制開發到污染停工、關廠等措式,展現整治魄力,而非像中國一般,管機車,不管工業,要求人民戮力環保,卻放任財閥放肆污染,如同形成解決污染的階級化、城市化差異,讓一般大眾、偏遠鄉村,依舊面臨污染的危害。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