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6-03-21/中國時報/A12/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7日在北京與甘比亞外長蓋伊(左)舉行會談簽署公報,再度建交。 |
就在520總統就職時間迫近,兩岸對「九二共識」是否繼續做為下一階段互動基礎存有爭議的情況下,中共在3月17日宣布與甘比亞復交,無疑拋出了一枚震撼彈,同時也是個警訊。
事實上,兩岸自2008年以來的「外交休兵」可能隨政黨輪替而止,本是意料之內的可能發展。例如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在去年5月便提出「雪崩式斷交潮」預言,前副總統呂秀蓮亦隨即於7月指出,台灣在總統大選後很可能面臨邦交國家大量斷交的危機,由此,她一方面警告民進黨應嚴肅認真面對,也建議外交部開始準備推行「平行外交」。
對此,民進黨雖否認內部有所謂「邦交無用論」聲浪,事實上確有部分人認為斷幾個邦交國在「可容忍範圍」,且只要有美國和日本支持,「零邦交」並不影響我國國際生存空間。
不可否認,我國並非沒遭遇過所謂「雪崩式斷交」,1971年退出聯合國時便是一例。但在美國背後支撐,中共有賴美國支持其改革政策,且國際權力格局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台灣始終能以20到30個邦交國的基本盤,迄今維持最低限度的主權樣貌。
隨著後冷戰時期以來國際結構內涵轉變,美國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逐漸向中國大陸傾斜之趨勢既愈發顯著(即便有「再平衡」,也不代表站在台灣一方),加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漸次上升,以及台灣(事實上是美國)正失去在海峽軍備對比中的優勢,更讓「中美共管台海」或「美國放棄台灣」不斷成為美國智庫與決策圈子中的激辯話題。
曾任中共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特命全權大使、2009年首次來台的吳建民早就直接指出,無論是「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還是「中國正從國際舞台邊緣走向中心」,都是台灣必須真正面對的「現實」。由於爭取更多國際活動空間乃我國普遍的社會共識,致使某種程度的外交讓步,例如2008年後的兩岸外交休兵,成為中共對台政策籌碼之一,重點是退讓的「回報」為何。
進一步來說,在兩岸互動之政治、外交、經濟與軍事等諸多環節中,外交絕對是我方最脆弱的一環。在兩岸邦交國比例172比22的壓倒性優勢下,加上外交競賽與經濟能量息息相關,台灣生存仰賴外貿維生,經濟能量又與當前國際現實不可切割,在金融海嘯餘波盪漾,全球經濟下行明顯且挑戰叢生的情況下,儘管我未必缺乏重啟外交戰的實力,事實是既不可能「持久」,最後結果自也不容樂觀。
當然,或有人指出一個「事實」,反正目前我國的邦交國都是些小國,對台灣經濟貢獻微乎其微,即便斷幾個也沒關係;但倘真如此,何必膽戰心驚怕人斷交,乾脆自己自動切斷全部邦交算了,由此也可省下一筆不小的外交經費,反過來用於國計民生,搞不好還可少繳點稅,何樂不為呢?
很明顯地,猶如「陸客少來一點,反而對台灣觀光業健康」的論調一般,不過是在無法解決難題之餘,透過反向引導來卸責罷了。說到底,即便堅實友邦也可能變心(例如美國就曾在1971年和1978年兩度「背叛」我國),何況兩岸關係本來就不是和樂融融的,有問題既自然不過,解決問題也是當政者無可迴避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