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者評論】新南向隱形得了?

更新時間:2016-05-17 08:51:12 / 張貼時間:2016-05-17 08:41:59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1,657

 

   

【學者評論】


 

新南向隱形得了?

張貼.2016/05/17 上午 08:41:06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5-16/中國時報/時論廣場/蔡東杰

早在去年下半年,蔡英文便以民進黨主席與總統候選人身分提出「新南向政策」說法,引起各界高度關注;今年初勝選後,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黃志芳再度召開記者會指出,未來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與國家級的「東協與南亞研究智庫」作為支撐此策略的雙核心。隨著新政府上台在即,新一波南向政策也蓄勢待發。

且不論在全球化時代中,想盡辦法「走出去」本為國家努力方向,何況當前台灣經濟成長動能顯然持續遲緩,準閣揆林全甚至預言全年GDP連「保1」都有困難,據此,如同即將接任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主任的黃志芳所言,東協國家不但是台灣尋求外部經濟支托的最理想目標,也有必要設法將東協變成台灣延伸的內需市場。前述想法或許都是對的,但關鍵是,由於事實上並不存在「台灣與東協單獨面對面」的絕對情境,在國際議題高度連動的情況下,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勢必遭遇以下三道難關。

首當其衝的,便是與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尤其是所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競爭。儘管黃志芳也承認台灣沒能力與這種砸錢式計畫比拚,因此將聚焦於自身優勢,迴避不必要的競賽,目標是爭取「隱形冠軍」,問題是台灣能隱形的前提,其實是對岸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於兩岸關係近期看來依舊前途未卜,想順利隱形談何容易?

其次,更重要的是不確定的國際大環境。在金融海嘯餘波盪漾,短期前景仍不容樂觀之際,國際競爭壓力之大,絕對不難想像。台灣想藉南向突破自身發展困境,但中國大陸、日本、南韓、美國,甚至東協本身,誰又不作如是想?誰會單純提供自身市場做其他國家成長的踏腳石?誰又會與自己真誠合作,一起攜手突破困境?若國家間果能和衷共濟,還有今日那麼多麻煩嗎?尤其近年來台灣陷入內部政黨惡鬥窘境,對外競爭力早已大不如前,我們又真能拿出什麼籌碼來跟別人交換?

於此同時,雖然新政策聚焦的是經濟議題,橫亙在台灣推動南向出口的,乃是近日被吵得沸沸揚揚、高度政治化的南海島嶼爭議,由於我們是主權聲索國之一,也存在不可讓步的國家利益底線,一旦衝突情勢無法有效遏抑且台灣又被捲入其中,難免帶來治絲益棼的艱困挑戰。

說到底,個人絕非想「唱衰」新政策,也百分之百支持未來政府能以更主動積極態度帶領國人面對難關。只不過,相較在1993到2003年間,歷經李登輝與陳水扁兩任政府,3次宣示將「南向」作為國家戰略目標,在台灣經濟相對仍呈現正向成長,且不存在前述複雜挑戰的情況下,最終雖稱不上鎩羽而歸,至少是無疾而終,如今我們擁有的利基與契機又是什麼?從空談「以人為核心」或聲稱更重視「雙向」精神看來,目前新政策的內涵似仍流於口頭宣示與紙上談兵階段。

當然,畢竟新政府仍未正式就位,過度苛責也沒必要。在此謹深切期許未來政府能秉持更審慎、實事求是的態度,從更全面、長遠角度來擘畫發展藍圖,著眼於更宏觀的全球布局戰略,如此當為國家與人民之福。(作者為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