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生投稿】「新」南向可能變成「腥」南向

【學生投稿】「新」南向可能變成「腥」南向

更新時間:2016-05-30 08:48:02 / 張貼時間:2016-05-25 15:15:24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蘋果日報
1,889
   

【學生投稿】


 

「新」南向可能變成「腥」南向

張貼.2016/05/25 下午 03:10:19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5-24/蘋果日報/陳翰堂/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生

關於2016年5月17日,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舉辦的『實踐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台灣全方位人才培育論壇』,邀請未來蔡英文政府新南向辦公室主任前外交部長黃志芳出席。從上午的政經場次到下午的國際志工和語言教育場次,希望藉由產官學界的經驗分享,逆轉台灣民眾對東南亞的印象,鼓勵民眾將目光由西轉向東南。但歷經整天的論壇,筆者心裡對未來新政府上台之後的「新」南向政策產生些許疑問,面對未來的亞洲政經局勢,我們的政府無論在心態或理解上,是否準備好了?

從社會的硬體層面而言,單就筆者生活的台中為例。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資料至105年4月外籍配偶人數共有16,574人,排除非東南亞地區國家的配偶,越南籍有9,716位、印尼籍則為2,204位,另外外籍移工則為83,394人,越南為32,084人、印尼為28,226人。面對這些未來可能成為台灣跟東南亞各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之基礎,台中市市長林佳龍日前於2016年5月12日中興大學法政學院主辦的「國際台中」表示,除中區的「東協廣場」(原第一廣場)之外,另外還有8個地點將建立服務東南亞群眾的休閒與消費空間,也歡迎東南亞裔的朋友們走出東協廣場,跟台灣朋友一起活動。就此點而言,讓筆者忍不住好奇心的探索「東協廣場」周圍環境,從台中火車站走到「廣場」在轉至台中公園,沿路上所觸及的除了以印尼文、越南文與泰文翻譯而成的法令宣導,若違反台灣法規可能遭到遣返外,似乎未看到其他硬體設備的「友善」互動。

若未來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核心意涵仍保持『以「人」為本』的前提,同為綠營的台中市政府是否正視近10萬左右的東南亞移工、新住民與其二代的需求,無論在日常生活可能遭遇的的法規問題之翻譯和說明、協助業者在公共衛生的管理、亦或打造平等、公開的台灣人與東南亞裔人士的共同參與政策制定平台。請問市府在這方面準備好了嗎?還是仍在印尼裔人士為主的活動,用中文與泰文做政令宣導。或請新住民的媽媽們,穿上其當地傳統服飾上台跳舞,即是建立族群間的「友善空間」。不論是「中央」或是「地方」任何徒具形式的政策制定,缺乏在地民眾的參與和溝通,推動「新南向」大概也是換了名的「Z > B」。

在政治經濟層面而言,台灣希望在東南亞各國與其民眾中,建立何培植何種「國際實力與形象」。過去筆者的越南友人對光良的《童話》朗朗上口,泰國朋友表示他們當年也有追台灣偶像團體F4演的《流星花園》,流行文化曾是台灣對東南亞的優勢之一,但現在業已遭到韓國流行音樂與影劇取代。

由於兩岸特殊關係的前提下,台灣與東南亞各國的交往亦多半採取民間方式進行,台商在東南亞的經略象徵我國給予東南亞民眾之印象。在『實踐以「人」為本的新南向政策』論壇中,與談台商表示在2014年的越南排華事件中握有第一手資訊,越南群眾的抗議舉措是針對中國籍幹部,而非台灣商人。但試問,聘用中國籍幹部的台商是否負起管理之責?且2016年4月初傳出越南中部海域大量的死魚事件,在台灣受到關注肇因於越南台塑廠朱姓主管表示「要魚蝦,或工廠只能選一個」,缺乏對人與環境關懷的言論,此言一出越南群眾嘩然。

試問台灣政府希望傳遞何種國際形象與建立何種以「人」為本的軟實力?所謂『新南向』政策之實,難道是將汙染輸出至東南亞,經濟成長之果實留在台灣?亦或台灣政府認為該鼓勵的應該是東南亞各國民間社會,在民主、自由與人權等價值橫向交流與經驗分享?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建立需要相當時間累積,但摧毀辛苦累積的信任卻僅需朝夕。台灣民間社會默默耕耘移工新住民等權益保障議題,歷經十幾年。但現今新政府上台,宣誓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莫有整碗捧去,又砸了飯碗的窘境。

最後從心態方面,負責「新南向辦公室」主任,且曾在越南經商的黃志芳主任表示:『東協國家國際觀和英文都比我們好,我們還有什麼本錢,有什麼值得瞧不起人家?』試問瞧不瞧得起,判斷依據為何?國際觀、英文優勢與經濟發展指數能夠作為台灣瞧不瞧得起他國之指標?這類比較心態中隱含正是無法言喻的歧視心理,。

從世界體系理論而言,台灣作為當前歐美發展觀的受惠者與受殖民者,我們以半邊陲國家為自豪,歧視邊陲國家的落後。當我們具有前述優勢,有著良好的英語能力、國際觀與經濟發展水平,即能據以瞧不起這些東南亞鄰國;當優勢不在之時,則大打恐懼牌,前述優勢遲早被我們瞧不起的東南亞鄰國超越,從半邊陲國家淪落為邊陲國家。若台上主事的產官學界依然抱持此心態推動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又怎麼說服底下的執行者們與聽眾改變心態,用開放與平等的態度跟在台近百萬的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及新二代建立友善關係,並讓對方認同台灣是其值得共同努力之土地。

綜上所述,總結社會政治經濟與心理層面等考量之下,筆者懇請蔡英文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過程,還請再仔細深思其操作與溝通之過程,前朝政府之失敗在於「Z > B」的粗糙政策。我們的東南亞朋友並非笨蛋,不會看不出是以『錢』為主的交際,或以『人』為主的交往。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