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2016-05-31/中國時報/A10/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杰
對台灣來說,外交政策看來並沒有多少選擇。在極有限的選項中,身為全球霸權的美國,以及與我國地緣關係最緊密的區域大國日本,又自然是必選且得極力拉攏的對象。
當然,外交環境永遠都是現實又殘酷的,即便台灣幾乎沒有選擇,也不代表對方也一定得配合我們的選擇不可。例如在1972年尼克森訪華破冰後,日本隨即以百米競賽速度,趕在華府之前與北京建交,相對地,美國也不落人後地趕進度在1978年底與我斷交,自此,儘管兩國表面上仍與台灣交好,我國只能勉強以「彈性」或「務實」外交之名,委屈求全地繼續追逐著前述「必選項」,至於代價則是,雖實為安全盟友,美國始終壟斷對台軍售,並長期以高於市值價格對我傾銷過時汰舊的軍備,至於《台日漁業協議》自1996年起一談17年,但每次其實都是原地踏步,也是類似例證。
無論如何,正所謂「敗也大陸,成也大陸」,台灣之所以國際空間受阻,當然跟兩岸特殊互動有關,不過,也拜「中國崛起」之賜,例如美國在我國自1978年提出需求後,直到1992年才突然同意出售F-1 6戰機;日方在刻意延宕17年後突然在2013年同意簽署漁業協定,亦不啻是類似例證。至於美國近日重啟對台軍售並極力推動雙邊演訓,目的同樣不言可喻。
挑戰與機會,永遠是一個銅板的兩面。
由於中國大陸崛起以致拉大兩岸差距,固是不爭的挑戰,但由此引發複雜國際連動所創造的結構裂縫,難道不是可以見縫插針的機會?這雖是政府必須深思的,但也必須提醒,關鍵並非「選擇」,而是「 為何要選擇」,至於答案當然只能是「為了國家利益」。
委屈求全是為了國家利益,積極進取也是為了國家利益。延續馬英九前總統自稱「台、日關係達到最佳狀態」的基調,自新政府上任以來,台、日關係的未來既備受關注,正面進展也在預期範圍中。例如相較雙方自4月底以來在沖之鳥礁海域的對峙,如今在各自撤艦後,不僅立即宣布將於7月召開「海洋事務合作對話機制」,外傳將出使日本的謝長廷與接掌亞東關係協會的邱義仁,更共同宣稱台、日關係將進入「新階段」。
問題是,這個所謂新階段究竟有何特色?事實上,台、日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簽署的58項合作協議中,單單2009年以來便占了25項,日本交流協會總務部長柿澤未知也表示,台、日關係可稱得上是近40年來最佳;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能推進多少?更重要的,我們究竟要什麼 ?又能拿什麼來交換?
台、日關係當然要好,但得是對台灣有利的好。例如在撤銷護漁後,漁民權益應該如何保障?另外,日本媒體有關我國將在7月放寬福島核災區食品進口的報導,雖遭政府否認,但真只是空穴來風嗎?
無可否認,近期台、日關係確實處於較佳狀態且對我有利,是難得的機遇,如何掌握契機爭取國家利益,執政者責無旁貸,但首先,千萬不能只為拉好關係而拉關係,人民的實質利益乃最終的衡準;其次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切忌只為表面政績而炒短線,唯有先形成國家 長期發展戰略的共識,並以此作為依歸,才能在這波全球大浪中自主浮沉。
至於人民,則只有持續關注與不斷提問質疑,才是自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