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者評論】潮間帶來找碴 大眼蟹的形態多樣性

【學者評論】潮間帶來找碴 大眼蟹的形態多樣性

更新時間:2016-06-07 16:21:04 / 張貼時間:2016-06-07 16:17:11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4,141
   

【學者評論】


 

潮間帶來找碴 大眼蟹的形態多樣性

張貼.2016/06/07 下午 04:10:21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6-07/環境資訊中心/鄧紹君、施習德/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東方開口蟹。萬歲大眼蟹特殊的揮螯動作,就像在歡呼萬歲一樣!米式大眼蟹標本。

英文俗稱哨兵蟹 (sentinel crab) 的大眼蟹,平時躲在水中露出像潛望鏡的眼睛窺看的習性,是大眼蟹給人的第一印象。大眼蟹與潮間帶常見的沙蟹、招潮蟹皆屬於沙蟹總科的成員,但由於形態上迥異,與沙蟹科的沙蟹和招潮蟹做分隔,使大眼蟹自成大眼蟹科。

目前台灣共紀錄有 15 種大眼蟹。大眼蟹廣泛分布印度洋至西太平洋,棲地多樣化,棲息於軟底質泥灘地的物種包括短身大眼蟹(Macrophthalmus abbreviatus)、萬歲大眼蟹(Macrophthalmus banzai)、多毛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rinitus)、隆背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onvexus)、明秀大眼蟹(Macrophthalmus definitus)、悅目大眼蟹(Macrophthalmus erato)、拉氏大眼蟹(Macrophthalmus latreillei)、絨毛大眼蟹(Macrophthalmus tomentosus)、沼棲泥方蟹(Iliograpsus paludicola)等九種,其棲地的泥沙為深灰色。

棲息於硬底質的珊瑚礁岩之種類包括紫螯大眼蟹(Macrophthalmus purpureocheir)、蘭嶼大眼蟹(Macrophthalmus boteltobagoe)、米氏大眼蟹(Macrophthalmus milloti)、粗掌開口蟹(Chaenostoma crassimanus)、東方開口蟹(Chaenostoma orientale)等四種,其棲地常覆蓋米白色細沙並長有海草和藻類;少數種類居住在亞潮帶,如角眼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eratophorus)。

形態多樣性:各式各樣的大眼蟹

大眼蟹雖然外表不像招潮蟹一樣鮮豔,卻有豐富多樣的背甲形態。研究大眼蟹超過半世紀的生態學家巴恩斯 (Barnes) 曾說大眼蟹無疑是蟹類中形態多樣性最高的類群之一。巴恩斯將大眼蟹根據形態分成 13 群,以下依照眼柄長短及甲寬來介紹幾個分群。

伸縮大眼蟹群(暫譯,Macrophthalmus telescopics group)是大眼蟹中眼柄最長的一群,眼柄明顯超出背甲的外眼窩角;甲寬為甲長的 1.5-1.7 倍。台灣的米氏大眼蟹與角眼大眼蟹即屬於此類群,角眼大眼蟹的眼睛末端還長出長條狀一節一節的角質構造,十分特別。

其次是眼睛次長,但不突出外眼窩角、甲寬很寬的短齒大眼蟹群,台灣以短身大眼蟹為代表,甲寬可超過甲長的2倍,雄性螯足表面有許多顆粒突起。隆背大眼蟹雖然甲寬也可達甲長的兩倍,但外眼窩角明顯比短身大眼蟹大和尖銳,故不屬於同一群。

再來是甲寬較窄的類群,甲寬為甲長的1.3-1.7倍,其中,眼柄及雄性螯足掌部較長的包括萬歲大眼蟹、明秀大眼蟹、絨毛大眼蟹;眼柄及雄性螯足掌部較短的有多毛大眼蟹、紫螯大眼蟹,此五種皆屬於同一個亞屬。

體型較小且眼柄短的悅目大眼蟹和蘭嶼大眼蟹為同一亞屬,此類群的下眼窩邊緣不像其他種類是數十顆小顆粒排成一列,而是連成較大片的 2-3 個突起。拉氏大眼蟹氏大眼蟹中個頭最大的種類之一,甲寬可達6cm,眼柄細長,雄性螯足長且粗壯。

上述提到的種類都是大眼蟹屬的成員,另有一群體型為迷你型 (<1.5 mm),眼柄粗短的開口蟹屬 (Chaenostoma),台灣共有兩種,依雄性螯足掌部的長短可快速區分,掌部較長的為東方開口蟹,較短的為粗掌開口蟹。

上述所介紹的大眼蟹皆屬於大眼蟹亞科,同樣是迷你型的還有尚不為人熟悉的泥方蟹亞科也是大眼蟹科的成員,泥方蟹亞科原分在猴面蟹科之下,後來研究人員根據幼體期的形態轉到大眼蟹科之下,泥方蟹目前全世界僅6種,我們研究團隊於去年年底發現一種新紀錄,為台灣唯一一種泥方蟹。泥方蟹具有奇特的外表,背甲輪廓呈八邊形,具4個前側齒,甲寬為甲長的 1.1 倍,台灣目前最大個體僅6mm。

謎題待解 大眼蟹的複雜家族史

分子分類法於 90 年代晚期開始發展,使得形態類似的物種可以藉由分子特徵加以區分。近年來所發展的 DNA 條碼 (DNA barcode),則可快速、可靠的鑑定標本的種類,赫伯特 (Hebert) 提出利用變異性高的粒線體 COI 基因做為動物的 DNA 條碼,近來常用於鳥類、魚類、蝴蝶等類群,並開始用於蟹類的物種分析,然而目前大眼蟹科僅有不到1/3的種類有 COI 的序列。『屬』以上的層級,則多由變異性較低的基因加以分析。大眼蟹類的分子證據分析的結果,目前已經發現與形態歸類有不小的落差,分類學家則必須重新找出特徵,讓形態能夠符合分子親緣關係的結果。

揮螯辨你我 日本大眼蟹及萬歲大眼蟹

看似不起眼的大眼蟹有許多高度發展的社交行為,例如打架與揮螯行為。如同中國武術有南拳及北拳流派之分,日本學者 Jun Kitaura 等人發現雄性大眼蟹打架也有兩種招式。一種是像「鷹爪功」的大螯抓取招式,以螯足抓取對方的身體,另一種則像「詠春拳」的大螯伸展招式,彼此伸出大螯,先抓取對方之後,再以大螯相互對峙。有趣的是,背甲寬的種類多採用大螯伸展的招式,如短身大眼蟹及隆背大眼蟹;背甲正常的萬歲大眼蟹及明秀大眼蟹,則多用抓取的招式。下次到潮間帶遊玩時,不妨耐心觀察大眼蟹們有趣的打架行為。

許多種類的雄性大眼蟹也會像招潮蟹一樣具有揮舞行為,目的是求偶或嚇阻敵人,就像耍花槍似的。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揮舞動作竟可讓研究人員將長久以來被誤認為同一種的大眼蟹得以辨認。

台灣西部泥灘地最常見的萬歲大眼蟹,過去被鑑定為日本大眼蟹,直到 1989 年才被改名。日本學者和田惠次 (Keiji Wada) 很早就發現日本大眼蟹有兩種揮螯型式,一種為雙螯一起上下揮舞的垂直型,另一種則是雙螯往兩旁畫圓的側向型。仔細觀察後,兩種揮螯類型的個體,在形態上也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野外觀察中,兩種揮舞類型可棲息在同一區域,但不會互相交配,透過雜交實驗,確定兩者具有生殖隔離,顯示形態類似的物種,可能會發展出不同的求偶方式,避免雜交。最後和田惠次與酒井勝司 (Katsushi Sakai) 確認側向揮舞的物種為不同的種類,命名為萬歲大眼蟹。

日本大眼蟹分布於日本本島、韓國及中國青島,緯度約處於北緯 30°~41°;萬歲大眼蟹最北界的分布為北緯 37.5°,因此台灣僅有萬歲大眼蟹;日本、韓國、中國則有兩種的分布。推測萬歲大眼蟹喜好偏熱帶的環境,而日本大眼蟹的分布則傾向於溫帶。

分門別類要詳細

分類學的初步工作是辨別物種,再來是將物種分門別類,進行系統性的整理,最後是探討物種形成和分化。剛開始觸碰大眼蟹時,覺得分辨兩個不同物種就像是玩「大家來找碴」的遊戲,總是要聚精會神的觀察才找得到特徵不同的地方。有些老舊的標本,放在酒精裡,就像陳年的老酒,但是味道濃郁刺鼻,好在久而不聞其臭,甚至覺得浸泡在酒精中的某些蟹類標本有種獨特的香味,但這邊要特別說明,有些實驗室使用食用酒精較無害,但若是工業用酒精,就不能多聞了。為了收集標本,幾乎走遍台灣各處的海邊,而且不乏陷在泥巴裡拔不出來和走在尖硬的礁岩上跌倒的糗事。有些標本因為採集不易,則必須藉由良好的合作關係向其他博物館與研究單位借得,包括來自法國、伊朗、澳洲、新加坡、琉球等地的珍貴館藏標本。分類學的基礎是辨別物種,再來將物種分門別類,做系統性整理,最後是研究物種的形成和分化。剛開始觸碰大眼蟹時,覺得分辨兩個不同物種就像是玩「大家來找碴」的遊戲,總是要聚精會神的觀察才找得到特徵不同的地方。

研究系統分類有趣的地方在於能夠一窺各種長相特異的生物,並探討這些構造的可能功能,經由抽絲剝繭,了解每一類群之間的親緣關係,包括物種起源與演化。在解答「為什麼」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學到更多的知識與驚奇!

透過上述的介紹,你是否對大眼蟹這個類群有更多的了解呢? 除了認識大眼蟹的多樣性之外,正確的辨識物種,也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生活史、生態學的相關研究,包括海岸動物相調查、環境影響評估、海洋環境污染監測、動物行為等,若物種鑑定錯誤了,調查資料的參考價值就會減低許多,也凸顯了基礎分類學的重要性。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