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天上掉下來的黑金/淤泥燒成綠建材 年產值估24億
張貼.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010/05/28 08:50:09 .
2010-5-28/自由時報/生活新聞
石門水庫累計淤積量超過九千四百萬立方公尺,就算不另加計每年新增上百萬立方公尺淤積物,光以現在每年約五十萬立方公尺的清淤量,至少要花上一百八十八年才清得乾淨。
其實,石門水庫的淤泥並非廢土,學界對這些淤泥評價高,深具再利用價值,譬如若能燒結成輕質骨材,每年至少可以創造二十四億元的商機,其實是最夯的綠建築建材。
質輕硬度強 歐美日已使用半世紀
陳豪吉說,石門水庫淤泥在一千一百度高溫下可以燒結成輕質骨材,主因是輕質骨材要用頁岩燒結,淤泥主成份為頁岩,曾經有人形容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和美技術學院教授溫紹炳指出,石門水庫的淤泥加入燃煤飛灰與底灰後,會增加脫水速度,再以高溫燒製成輕質骨材,黑泥的確可以變黃金。
不止輕質骨材,淤泥還有其他用途。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前年底進行「石門水庫淤泥多元化處置方案評估」計畫,結論為石門水庫淤泥除了輕質骨材之外,還有填方、水泥、製磚、人工魚礁、消波塊、護坡塊等,可再利用的方式高達十幾種。
溫紹炳表示,全台灣水庫淤泥都可以燒結為輕質骨材,技術門檻並不高,品質也不會比國外進口差,業者裹足不前的原因是,台灣的輕質骨材還沒有進入產業鍊當中,一般建築業不會想到使用台製的輕質骨材,由於使用量不大,業者就不願意投資。
陳豪吉說,要大量生產「輕質骨材」,淤泥的來源必須大量而穩定,以往限於法令,官方怕圖利廠商,淤泥不敢給廠商。上個月石門水庫再利用方案細則已經出爐,廠商可以專案申請,有了穩定的淤泥來源之後,量產壓低價格的日子越來越近,和國外輕質骨材競爭力也會大增。
法令未齊備 研發廠無法量產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研發輕質骨材的三奕科技副總陳成吉表示,由於法令尚未齊備,三奕目前只設立一條生產線,以實驗性質每天生產兩百立方公尺輕質骨材,未來專區設立,三奕將擴大到六條生產線,而且很多工程要求多用綠建材,回收再利用的輕質骨材符合綠建材定義。
根據外貿協會統計,台灣每年進口約十萬立方公尺的輕質骨材,陳豪吉估計建築市場每年應該有兩百萬立方公尺需求量,以每立方公尺四千元估算,台灣每年有八十億元市場。若以石門水庫每年清淤五十萬立方公尺估計,可以燒出六十萬立方公尺輕石,市價約二十四億元。
陳豪吉表示,現在國外進口的輕質骨材每立方公尺約台幣四千元,未來水庫淤泥大量量產之後,價格應該可以壓低到每立方公尺三千元以下。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表示,早年都是地方勢力標下官方清淤工程後,從下游運淤泥,載到上游丟,颱風一來,又將這些淤泥沖到下游,如果懂得有效再利用,政府不但不用再花錢清淤,淤泥還可以幫國庫賺錢。但官方動作太慢,他看見淤泥被當成垃圾四處找地方倒,只能搖頭嘆息!
.回《 興.新.聞》 .《 線.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