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李君山語中評:「國史館」規定徒增負面印象

【媒體報導】李君山語中評:「國史館」規定徒增負面印象

更新時間:2016-08-17 10:02:56 / 張貼時間:2016-08-16 14:39:4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評論新聞
2,458
   

【媒體報導】


 

李君山語中評:「國史館」規定徒增負面印象

張貼.2016/08/15 上午 09:32:29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8-16/中國評論新聞/林谷隆/台中

 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中評社林谷隆攝)

「國史館」突然宣布不再開放給大陸及港澳地區人士查閱民國文獻,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民國史研究、蔣介石研究,都是台灣爭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最佳的議題。目前民國史研究在台灣內已經很難找到知音,現在限制陸港澳學者不能來查檔,恐怕會影響民國史研究發展,也是對兩岸交流相當不利。真是令人不解這些措施,除了做給獨派看,這對國史館、新政府有什麼幫助,只會徒增「檔案在我手頭,愛給你看就給看,不給你看你就不能看!」的負面印象。 

李君山,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鑽研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國外交史、抗戰史與海峽兩岸關係史。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對於國史館檔案使用的新規定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彈,目前已經有一群北部知名大學的師生以「一群關心及捍衛學術自由的學術人」名義發起「捍衛學術自由,反對閱覽新制」連署活動,目前已獲得近千名海內外研究人員、學者、教師、學生與一般大眾響應。

李君山提到,外界都注意到國史館新規定,讓陸港澳的學者不能查閱保存在該館的歷史資料,不過對台灣民眾也實行「申請預約制」,「若要查看則需提前15天申請,30天內回復」,原本是可以隨時到館查閱,新規定是現在提出申請要調閱,最快九月下旬才有辦法使用檔案。 

李君山對中評社說,國史館新館長吳密察對於檔案使用的新規定,唯一理由就是要符合「檔案法」的規定。檔案法內有所謂「互惠」,互惠都是講對等,所以如果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簡稱:二史館)對台灣學者有限制,也應該是限制二史館的職員不能使用「國史館」的檔案,更何況大陸其他的檔案館如上海檔案館就非常開放,拿一個館去對照一個地區恐怕也不是所謂的對等。 

李君山強調,國史館的新規定也波及了許多無關的研究學者,例如社科院近史所、浙江大學蔣介石研究中心都是學術機構,不是檔案管理單位也無辜受到波及。此外港澳學者也沒有做出什麼破壞平等互惠的事情,香港、澳門的檔案館也沒有禁止台灣去調閱資料,拿「檔案法」來當成新規定限制的依據在法律層次解釋就已經很奇怪,明顯比例原則不合適,解釋過頭。 

李君山進一步指出,「檔案法」不是新政府上台後才立法,已經存在很久,歷任國史館長,包括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張炎憲做了八年館長也沒有這樣限制過,無論是什麼意識形態,新館長為何要比張炎憲更嚴格,更何況如果不符合「檔案法」的精神就是違法,那林滿紅、呂芳上等這幾屆國史館長不都違法。 

李君山提到,讓學界費解的是國史館的新規定好像就是「沒得商量」,一公佈就要實施,這件事情內部有沒有開過會,決策過程怎麼來,沒有跟使用者說明,也沒有解釋,好像就是520政黨輪替後,國史館長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片面宣布,比起張炎憲,新館長吳密察的意識形態似乎更強烈。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的新規定也大大影響了在台求學的港澳生及陸生,他們都是按照台灣政府的規定,合法取得學歷來台灣求學,目標就是學習研究,台灣招人家來讀書,結果不讓你好好研究,只因出生地或血統不是台灣就不公開,論法、論理、論人情都是不合理,我本人就有指導一個港澳研究生因為國史館的新限制,很可能沒有辦法畢業。 

李君山強調,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衝擊,很多私立大學就是廣招大陸、港澳生,結果國史館片面宣布新政策,這不是與原本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國史館作為國家史料編撰、國家史料保管單位,應該是一個學術服務單位,而非將這些歷史檔案當成自己的財產,拿羽毛當令箭,心態十分可議,彷彿就是「檔案在我手頭,愛給你看就給看,不給你看你就不能看!」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在學術史料收藏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收藏蔣介石及蔣經國的檔案,特別是1949年後兩蔣的文獻及國民黨的歷史,很多電報、公文都沒有透過部會、黨務系統,而是由專人直接發給蔣介石,所以就連二史館也不一定有。如果檔案有替代性,限制就沒有話說,但是這是唯一無二的史料,如果新館長搞不清楚兩蔣檔案的重要性,就是「外行管內行」,但如果明就知道其重要性而設下重重障礙,心態就非常可議。 

李君山提到,當年國史館隨國民政府來台時,事實上是沒有帶檔案過來,現在國史館的檔案都是歷年來歷史學者向中央爭取,蔣介石、蔣經國才要求各部會、國民黨黨史館給國史館管理,國史館本來只是編撰檔案管理,檔案管理應該是由「檔案局」管理,因為民國史學者經過這麼多年的爭取,才開放到現在這麼開明的地步,結果新館長上來說倒車就倒車,違反學術自由原則,這是沒有道理。

李君山對中評社強調,國史館新措施明顯在製造障礙,對於兩岸交流衝擊是首當其衝,因為許多大陸學者來台研究,最主要就是看民國史資料,因為這些檔案在大陸並不是這麼公開,加上大陸連續劇時常演民國及兩蔣,大陸對於民國的記憶比台灣還強烈。所以民國史研究、蔣介石研究,都是台灣爭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最佳的議題,目前民國史研究在台灣內部已經很難找到知音,現在搞到大陸學者不能來查檔案,此舉將會影響民國史研究的發展,也是對兩岸交流相當不利,真是令人不解這些措施,除了做給獨派看,這對國史館、新政府還有什麼幫助。 

李君山認為,理性來看新規定對國史館也沒有什麼好處,以前查檔是不用審查,現在一口氣多了45天的審查的限制,就有研究生一口氣提了一百個計劃,這麼做反而造成國史館的行政負擔,這是自尋煩惱,還引發台灣學者的反彈,更是限制大陸、港澳學者都不能申請,但是現在台灣的政局發展,可惜已經沒有人可以制衡了。 

 

 



 

 

   

【媒體報導】


 

兩岸/李君山:國史館規定徒增負面印象

張貼.2016/08/17 上午 09:53:33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8-16/中央日報/閻光濤

 

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中評社攝)

國史館突然宣布不再開放給大陸及港澳地區人士查閱民國文獻,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民國史研究、蔣介石研究,都是台灣爭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最佳的議題。目前民國史研究在台灣內已經很難找到知音,現在限制陸港澳學者不能來查檔,恐怕會影響民國史研究發展,也是對兩岸交流相當不利。真是令人不解這些措施,除了做給獨派看,這對「國史館」、新政府有什麼幫助,只會徒增「檔案在我手頭,愛給你看就給看,不給你看你就不能看!」的負面印象。

李君山,台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台灣大學兼任副教授,鑽研中國近代史,特別是中國外交史、抗戰史與海峽兩岸關係史。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對於國史館檔案使用的新規定在學術界引起很大反彈,目前已經有一群北部知名大學的師生以「一群關心及捍衛學術自由的學術人」名義發起「捍衛學術自由 • 反對閱覽新制」連署活動,目前已獲得近千名海內外研究人員、學者、教師、學生與一般大眾響應。

李君山提到,外界都注意到國史館新規定,讓陸港澳的學者不能查閱保存在該館的歷史資料,不過對台灣民眾也實行「申請預約制」, 「若要查看則需提前15天申請,30天內回復」,原本是可以隨時到館查閱,新規定是現在提出申請要調閱,最快九月下旬才有辦法使用檔案。

李君山對中評社說,國史館新館長吳密察對於檔案使用的新規定,唯一理由就是要符合「檔案法」的規定。檔案法內有所謂「互惠」,互惠都是講對等,所以如果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簡稱:二史館)對台灣學者有限制,也應該是限制二史館的職員不能使用「國史館」的檔案,更何況大陸其他的檔案館如上海檔案館就非常開放,拿一個館去對照一個地區恐怕也不是所謂的對等。

李君山強調,國史館的新規定也波及了許多無關的研究學者,例如社科院近史所、浙江大學蔣介石研究中心都是學術機構,不是檔案管理單位也無辜受到波及。此外港澳學者也沒有做出什麼破壞平等互惠的事情,香港、澳門的檔案館也沒有禁止台灣去調閱資料,拿「檔案法」來當成新規定限制的依據在法律層次解釋就已經很奇怪,明顯比例原則不合適,解釋過頭。

李君山進一步指出,「檔案法」不是新政府上台後才立法,已經存在很久,歷任國史館長,包括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張炎憲做了八年館長也沒有這樣限制過,無論是什麼意識形態,新館長為何要比張炎憲更嚴格,更何況如果不符合「檔案法」的精神就是違法,那林滿紅、呂芳上等這幾屆「國史館」長不都違法。

李君山提到,讓學界費解的是國史館的新規定好像就是「沒得商量」,一公佈就要實施,這件事情內部有沒有開過會,決策過程怎麼來,沒有跟使用者說明,也沒有解釋,好像就是520政黨輪替後,「國史館」長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片面宣布,比起張炎憲,新館長吳密察的意識形態似乎更強烈。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的新規定也大大影響了在台求學的港澳生及陸生,他們都是按照台灣政府的規定,合法取得學歷來台灣求學,目標就是學習研究,台灣招人家來讀書,結果不讓你好好研究,只因出生地或血統不是台灣就不公開,論法、論理、論人情都是不合理,我本人就有指導一個港澳研究生因為國史館的新限制,很可能沒有辦法畢業。

李君山強調,目前台灣面臨少子化衝擊,很多私立大學就是廣招大陸、港澳生,結果「國史館」片面宣布新政策,這不是與原本「國家」政策背道而馳,國史館作為國家史料編撰、國家史料保管單位,應該是一個學術服務單位,而非將這些歷史檔案當成自己的財產,拿羽毛當令箭,心態十分可議,彷彿就是「檔案在我手頭,愛給你看就給看,不給你看你就不能看!」

李君山對中評社表示,國史館在學術史料收藏的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收藏蔣介石及蔣經國的檔案,特別是1949年後兩蔣的文獻及國民黨的歷史,很多電報、公文都沒有透過部會、黨務系統,而是由專人直接發給蔣介石,所以就連二史館也不一定有。如果檔案有替代性,限制就沒有話說,但是這是唯一無二的史料,如果新館長搞不清楚兩蔣檔案的重要性,就是「外行管內行」,但如果明就知道其重要性而設下重重障礙,心態就非常可議。

李君山提到,當年國史館隨國民政府來台時,事實上是沒有帶檔案過來,現在國史館的檔案都是歷年來歷史學者向中央爭取,蔣介石、蔣經國才要求各部會、國民黨黨史館給「國史館」管理,國史館本來只是編撰檔案管理,檔案管理應該是由「檔案局」管理,因為民國史學者經過這麼多年的爭取,才開放到現在這麼開明的地步,結果新館長上來說倒車就倒車,違反學術自由原則,這是沒有道理。

李君山對中評社強調,「國史館」新措施明顯在製造障礙,對於兩岸交流衝擊是首當其衝,因為許多大陸學者來台研究,最主要就是看民國史資料,因為這些檔案在大陸並不是這麼公開,加上大陸連續劇時常演民國及兩蔣,大陸對於民國的記憶比台灣還強烈。所以民國史研究、蔣介石研究,都是台灣爭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最佳的議題,目前民國史研究在台灣內部已經很難找到知音,現在搞到大陸學者不能來查檔案,此舉將會影響民國史研究的發展,也是對兩岸交流相當不利,真是令人不解這些措施,除了做給獨派看,這對「國史館」、新政府還有什麼幫助。

李君山認為,理性來看新規定對「國史館」也沒有什麼好處,以前查檔是不用審查,現在一口氣多了45天的審查的限制,就有研究生一口氣提了一百個計劃,這麼做反而造成「國史館」的行政負擔,這是自尋煩惱,還引發台灣學者的反彈,更是限制大陸、港澳學者都不能申請,但是現在台灣的政局發展,可惜已經沒有人可以制衡了。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