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者評論】為減少食物浪費 德國擬取消日期標示

【學者評論】為減少食物浪費 德國擬取消日期標示

更新時間:2016-08-18 15:42:25 / 張貼時間:2016-08-18 14:19:0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食力Foodnext
1,982
   

【學者評論】


 

為減少食物浪費 德國擬取消日期標示

張貼.2016/08/18 下午 02:16:5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6-08-17/聯合報/周志輝(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榮譽特聘教授)

 

食品包裝上的保存期限時常是民眾參考是否食用的依據。 圖/defotoberg;Shutterstock.com

我個人一直都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研究深感興趣,對有關食物浪費的議題或新聞都會特別注意,雖然很多未開發國家的糧食短缺並非由食物浪費直接造成,但無意識的浪費食物無論是對環保或資源分配利用都會帶來嚴重的衝擊。

有調查顯示,德國平均每人每年竟然會把多達81公斤以上的食物丟棄,整個歐洲更估計高達1億公噸,當中有一大部份是未變質、仍可食用的食物,甚至是尚未開封的產品,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資源浪費。因此,德國政府過去幾年就開始對這些浪費問題展開關切,試圖透過教育讓消費者明白問題的嚴重性,鼓勵大家購買較小包裝的食物,盡量將吃剩的食物吃完,減少浪費,可惜最後成效非常有限。

「此日期前食用」與「最佳食用期限」的差異

在歐洲,有15~33%的食物是由於民眾不太了解包裝上的標示日期,看到已過了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 date)而將之丟棄,近年有針對歐盟的消費市場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能正確了解最佳食用日期的意思。我在以前的專欄中曾經提出,產品日期標示有很多種,在德國就有「此日期前食用(use before)」及「最佳食用日期」等標示,前者算是大家熟悉的有效期限,後者通常只作為產品新鮮度的參考,與安全性無絕對關聯,超過這個日期並不等於食品已變質或不安全,由於後者訂的期限較短,往往成為食品浪費的幫兇,類似問題在其他國家也相當普遍。

也許有人會覺得結帳了產品就是自己的,凡事安全第一,過期的食品遭丟棄是理所當然,也是個人的權利,只可惜這些被丟棄的食品往往毫無安全疑慮。由於以推廣教育的方式,始終未能有效減少因過期而丟棄的食品浪費行為,德國擬取消食品最佳食用日期的標示,理由是許多可正常擺放2~3年的產品(如:義大利麵),即使過期幾年仍然是可安全食用。其實,歐盟和美國也同時在討論相關的議題,希望能改善日期標示及食物浪費的連帶問題。

德國先針對長期保存的食物調整

目前德國所提到要取消的標示,主要是針對可長期保存的食品(如:鹽、糖、醋、米以及麵等),以考慮只標示製造日期,而不再標示產品期限,交由消費者自行判斷是否食用,而一些容易腐敗的生鮮食品(如:生肉、乳品等)則仍然會標示安全食用期限。德國的配套方案是推廣新的智能包裝(intelligent package),例如:在包裝貼上可變色的標籤,又或是一些對溫度有反應的晶片,藉此呈現產品的新鮮程度。然而,相關改革的立意是好,但技術和成本上仍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就像貼在包裝外的標籤能否檢測包裝裡面的真實變化,是技術上的一大難題,很多智能包裝的概念目前都仍在研發階段,能否成功仍有待觀察。

台灣取消產品期限可行嗎?

在台灣也一樣存在食物浪費的問題,包裝食品的浪費也許未有歐美國家的嚴重,但宴席後剩下半桌食物並不罕見,德國的新策略未嘗不失為提醒眾人減少食物浪費的一記鳴鐘!但類似做法換作在台灣可行嗎?由於國情、輿論和消費文化的不同,目前許多民眾都有「食物恐慌症」,可以預見在台灣將有很多的障礙要面對。

有人也許會覺得德國這些顛覆的做法與食品安全背道而馳,沒有期限又怎能知道食品是否可安全食用?這個憂慮可算是食物恐慌的副作用之一,其實,廠商所生產的食品固然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的法規,但要真的確保食品安全,民眾不應只盲目依賴一堆數字,很多人都忽略正確儲存方式這一環,要注意各種食品的儲存條件,包括溫度、濕度、陽光及包材等,才能保持食品的品質或安全,否則再嚴格的標示規定或在包裝上強制展開再多資訊,也都只是一堆安慰自己的符號。

本文從減少食物浪費講到食品安全,除了希望能讓民眾了解何謂最佳食用日期,也期盼能讓更多人注意食物浪費的議題。平心而論,法可以修,習慣可以改,但要真正實踐減少浪費和提高食品安全,民眾對食品營養科學有更多知識可以判斷愈發重要。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