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公關組】最新研究:白海豚減少 高經濟價值魚蝦蟹數量也可能隨之下降

【媒體公關組】最新研究:白海豚減少 高經濟價值魚蝦蟹數量也可能隨之下降

更新時間:2016-12-13 14:01:21 / 張貼時間:2016-12-13 12:42:35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秘書室媒體公關組
2,727

 

   

【興新聞】


 

最新研究:白海豚減少   高經濟價值魚蝦蟹數量也可能隨之下降

張貼.2016/12/13 上午11:05:46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白海豚與中、上營養階層魚類,及其他食浮游生物與食底棲動物魚類及蟹、蝦等大型高經濟價值無脊椎動物之食物鏈。

圖/台大周蓮香教授提供,劉明章攝。白海豚母子檔,攝於新虎尾溪口和舊虎尾溪口之間的水域。

圖/台大周蓮香教授提供,劉明章攝。漁船與白海豚-中華白海豚以魚類為主食,且有時會出現在漁船及網具附近,卻也造成了漁業活動與海豚保育之間的衝突。白海豚在食物鏈中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若海豚消失了,海洋中的蝦蟹類將會大幅減少。

鯨豚是海洋食物鏈中最高階的消費者,多數漁民認為牠們會獵食魚類,造成漁獲減少,但由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以及國立中山大學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經歷三年調查,有一新發現,當臺灣西海岸、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以下簡稱白海豚)數量下降時,雖然海洋中、上營養階層魚類,如食魚性、雜食性及底棲魚類的數量會增加,但也可能同時減損了其他食浮游生物與食底棲動物魚類及蟹、蝦等大型高經濟價值無脊椎動物的數量,反而導致看不見的經濟損失。

該研究由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林幸助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周蓮香教授以及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陳孟仙教授共同完成,成果已發表於10月25日出版的國際期刊PLOS ONE。

林幸助提到,白海豚以白帶魚、花身雞魚、海鯰、石首魚、黑棘鯛和灰鰭鯛等魚種為食,而這些魚會捕食其他底棲食性魚類,以及遠海梭子蟹與長角彷對蝦等經濟物種。當白海豚減少時,捕食蝦蟹的魚類數量增加,進而造成蝦蟹的減少。

此研究由台塑集團支助研究經費,從2012至2013年間,以濁水溪口至新虎尾溪口間的西海岸海域為研究區域,整合野外資料,建構台灣西海岸食物網模式。結果發現,食物來源的多寡很明顯影響白海豚的數量與分布,新虎尾溪口因為營養多,浮游藻類生產力較高,有較多的浮游動物、大型無脊椎動物及魚類,因此吸引白海豚前來覓食,而成為白海豚的分布熱點,這也是新虎尾溪口附近海域,白海豚數量較濁水溪口多的原因。

林幸助指出,食物網模式分析的結果,顯示白海豚是位於臺灣西海岸生態系鏈的關鍵物種,當小幅度的數量變化時,可能會造成生態系其他海洋生物數量的大幅改變。雖然白海豚數量減少,白海豚的食餌,也就是中、上營養階層的魚類數量可能因而增加,但其他高經濟價值的魚蝦蟹數量會隨之下降,漁民不一定能因此受益。

因此,白海豚在臺灣西海岸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實際上是在維持各物種間的平衡關係,萬一白海豚因保育不力而消失,西海岸生態系或許將因食物鏈瀑布效應之連鎖反應而導致大崩盤,其後果將難以預料,此生態惡果也難以逆轉。

而依周蓮香教授於2007至2010年間用照片辨識做白海豚進行調查,共辨識出71隻不同個體,目前白海豚族群數量已不到100隻,且仍在下降中,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定為極危物種,白海豚保育刻不容緩。

林幸助指出,此研究成果顯示,只要漁民能稍作調整,以其他食浮游生物與食底棲動物之魚類,以及蟹、蝦等大型高經濟價值無脊椎動物為主要漁獲對象,雙方各取所需,白海豚與漁業活動其實是可以共存的,也能維護西海岸生態系統的永續。

白海豚影片(臺大周蓮香教授提供)http://sec.video.nchu.edu.tw/media/391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