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文/賴寧寧】工商時報 2008/02/20
產學合作立大志 創造另一個Google
讓台灣學術殿堂的能量,不再冰封在論文報告裡,而能從研發、技轉到新創事業,真正動起來。
「產學合作」近兩年來在大學院校相當熱門,從各校紛紛成立「研發處」,設立「研發長」,扮演校園和產業的橋樑,便窺知一二。去年十二月教育部更首度評選出產學合作績優學校,頒發獎金,最近也公布六家「旗艦學校」,希望產學合作繼續加溫,讓台灣學術殿堂的能量,不再冰封在論文報告裡,而能夠「動起來」,為台灣創造出未來的新興產業。
教育部已推廣十年
事實上,教育部「產學合作」計畫已經推了十年,最早是以技職為重點,配合台灣產業聚落,研發提供產業相關技術,這方面的成果舉例來說,像提高良率、產品檢測等,大部分採建教合作模式,老師和學生也以實務操作為導向,和業界緊密結合,這是台灣產學合作的第一階段。
但近年來,全球的主流思維-「知識經濟」所提倡的產學合作卻不止於此,所謂「知識經濟」是指「創新」可以創造需求,這和過去「需求產生創造」是完全相反的方向。美國在「知識經濟」衝擊下,史丹福大學聯合周邊大學有了「矽谷」,麻省理工學院有了「波士頓中心」,台灣的頂尖大學面對此潮流,除了交大、清大之於竹科外,並無其他令人驚艷的具體成果,學術、產業猶如兩條平行線。
學界不能只作研發
教育部兩年前在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主導下,開始推動不同以往的「產學合作」方案,希望各大學「動起來」,為台灣的產業未來尋找出路,其中最重要、也是台灣最欠缺的是IP(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學界最常提到的案例便是史丹福「生出來」的Google。擁有鑑價能力的史丹福取得股票,幾年內Google IPO為史丹福創造出龐大利益,類似史丹福與Google的案例會不會在台灣發生?是各頂尖大學的「不敢說出口」的目標。
產學合作專案承辦人、教育部高教司倪周華指出,產學合作最重要的目標是希望學界從研發、技術移轉到新創事業,都能積極參與,而非只著重在前端的研發,國家每年投入龐大的研究經費給各大學,不能只有產出大量的論文,而應繼續「向前走」。
績優學校核發獎金
為了提高各大學投入「產學合作」計畫的熱度,教育部去年首度委託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進行評鑑,選出八所在爭取產業合作經費及效率、智權產出成果及應用效率表現傑出的績優學校,核發獎金,前者績優學校包括成大、北醫、雲林科大、正修科大,後者包括交大、中原、台灣科大、遠東科大。今年二月十五日又公布六家產學合作的「旗艦大學」,包括交大、清大、台北科大、逢甲、中興、成大,共分一億元獎金。
交大鼓勵學生創業
目前各大學均提 出獎勵措施,鼓勵學校老師、學生發表研究、創意,除校園競賽外,也鼓勵參與校外由企業舉辦的競賽活動,而一旦有成熟的案例,校內育成中心也有團隊能夠進行輔導。交大研發長李鎮宜說,交大目前正在研究鼓勵交大師生創業機制,另外也在研究由學校衍生出去的公司,將來學校可握有股票的原則。逢甲研發長唐國豪說,史丹福的畢業生都會給自己兩年時間創業,如創業失敗再回頭就業,但台灣這種風氣並不盛,逢甲成立創業發展中心,協助創業所需的know how,便是希望藉由專業人士提供知識,降低創業風險,同時也提高大家創業的信心。
加強智財鑑價能力
不過,台灣目前仍有一塊是大家公認「相當缺欠」,那就是對智財的鑑價能力,倪周華說,智財的鑑價難度高,美國頂尖大學會以高薪聘請專業人士擔任學校和業界窗口,這種專業人士不止了解產業,也懂法律,能為智財爭取到該有的價值,台灣距離這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