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學生投稿】觀點投書:無論如何都不該讓講者那麼沒尊嚴

【學生投稿】觀點投書:無論如何都不該讓講者那麼沒尊嚴

更新時間:2017-03-14 14:21:17 / 張貼時間:2017-03-14 14:18:4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風傳媒
2,306
   

【學生投稿】


 

觀點投書:無論如何都不該讓講者那麼沒尊嚴

張貼.2017/03/14 下午 02:13:08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7-03-13/風傳媒/賴彥丞/中興大學電機系學生

 由於台中市政府接獲民眾抗議講座內容敏感,台中一中就以未申請為由將知名憂鬱症作家蔡嘉佳與語彙學生請離會場,作者認為自由民主的校風,應有勇於抗爭的教職員。(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最近聽聞一位美國九○年代情歌王子湯米佩吉因不敵憂鬱症纏身而自殺的消息讓我不禁聯想到台中一中憂鬱症講座「趕人」事件。

美國之所以是受人推崇的國家,不在於其頂尖的政經及軍事實力,而在於其背後代表以自由、民主、人權為尊的立國精神,當這個國家有任何掌權者想要去侵犯這些價值時,廣大的人民願意挺身反抗。同樣地,台中一中之所以是令人尊敬的學校,不在於它出了多考滿級分考生、政經名人,而在於當校方做出可能影響甚至傷害校園民主或「自由學風」立校精神時,不僅有敢於抗爭的學生,更有敢於抗爭的老師。

2月13日晚間,知名憂鬱症作家蔡嘉佳預定於台中一中明心館演講,主題為「失控的哀慟」,內容是分享蔡女士罹患憂鬱症後從開始吃藥到最後一次自殺的生命歷程。本該是每周一晚上一如往常的「明心館之夜——社會關懷之想像與實踐」在當天下午一點多開始出現變調,輔導室接獲台中市政府來電,表示有民眾抗議「演講議題敏感」。五點多(演講開始前不到一小時),當講者蔡嘉佳已到場後,校方以申請的學生社團「未完成申請場地程序」為由要求離場,最後講者與學生臨時借用一名老師的書房才完成演講,此舉引來講者蔡女士及聽者學生的不滿。事後蔡女士在臉書怒轟校方,之後再經媒體批露,引發軒然大波。頓時,力挺和批評校方做法的各種輿論四起(批評校方論點是主流),其中,當事人蔡嘉佳與在事發現場的中一中歷史教師許全義合撰〈作家蔡嘉佳中一中講座遭趕 從在高中校園認識憂鬱症的艱難談起〉一篇長達四千多字的文章反駁校方說法。

此事令一些曾經參與過「明心館之夜」活動的學生(含筆者)很驚訝,一位曾在明心館演講過的知名台大教授亦在臉書上質疑校方作法「好奇怪」。

一中校方高舉「程序問題」合理化自身行政措施。然而事實上,根據許老師在文中揭開的內幕:「『明心館之夜』辦了那麼多演講,哪次有出具公函正式邀請呢? 哪次不是打電話或透過電郵邀約而已呢?不只『明心館之夜』如此,就算是教師研習,如每個月辦的歷史教師研習;或是學校課程,如電影與哲學、或剛好上到某專題的演講等等,所邀請的講座,真能透過公文邀請的,恐怕少之又少。社團邀請講座,那就更是如此了。」不禁令人產生疑竇:如果以往明心館之夜的申辦模式常是這樣的不完全依程序的「默契」來進行,那麼當校方以「程序問題」當作辯解的理由與某些力挺校方而將整起事件簡化成單純「程序問題」的人士時,是否反而體現出校方長期「疏於督導」的弊端以及某些力挺校方人士「去脈絡化」的觀點呢?

甚至更深入的問:許老師質疑台中一中行政官僚「揣摩上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只要不辦,或不在一中校園裡面辦,就沒有台中一中輔導室的事情,也就沒有台中一中校方的事情,更無庸麻煩教育局轉達陳情人、化解疑惑的麻煩事了。」是否才是校方「不能說的秘密」?

然在此事中,不論是一中人或旁觀民眾,大家都焦點都放在「校方到底有沒有錯」上,卻忽略了一項最該被探討的議題,也就是在這場風波中處於最弱勢、最沒有發言權的講者蔡嘉佳女士的尊重。顯然,被這樣強行趕出場對她來說是非常難堪、尊嚴嚴重受損。畢竟學生申請程序產生問題的責任怎能讓她承擔呢?難道以後講者要來一中演講除了花大量心力準備資料還要時時關注申請方與校方之間的程序進行得怎樣了?

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場短短兩小時的演講,背後講者要花多少心力、準備多少資料,而在這之前又是耗時多少年的進修學習、經驗累積呢?恐怕常人難以想像。這位蔡嘉佳女士,她沒有任何一個利益團體、國家機關、政經名人的撐腰,以至於權益及尊嚴遭受侵犯時只能選擇默默承受,除了憤而表明「本人終身不到台中一中演講,您不稀罕,我也不想自討無趣,被人糟蹋,至今不肯給一個真實答覆與公開致歉。」外別無他法。

本文不是要對校方的作法進行多大程度的苛責,而是要突顯一個講者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以及演講背後的努力不容忽視。事已至此,筆者只希望類似的事件不要再重演。而身處弱勢的講者遭到強勢的一中校方不妥善的對待,並遭眾人忽視以及少數人的謾罵,恐怕是對「明心館之夜」成立的宗旨「社會關懷之想像與實踐」最大的反諷吧!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