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台北都會〉瑞芳》蝙蝠洞摺翅蝠銳減 台日學者探秘

【媒體報導】〈台北都會〉瑞芳》蝙蝠洞摺翅蝠銳減 台日學者探秘

更新時間:2017-04-28 10:04:02 / 張貼時間:2017-04-28 10:01:58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051
   

【媒體報導】


 

〈台北都會〉瑞芳》蝙蝠洞摺翅蝠銳減 台日學者探秘

張貼.2017/04/28 上午 09:42:4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7-04-28/ 自由時報/林欣漢/新北

 台灣、日本學者帶著採樣試管,到瑞芳蝙蝠洞採樣摺翅蝠糞便,要分析除了重金屬污染,疫病是否也導致蝙蝠銳減。

瑞芳蝙蝠洞是東南亞最大的摺翅蝠繁殖地。

吳忠信教授等台灣、日本學者到瑞芳蝙蝠洞採樣,要從糞便中分析除了重金屬,還有多少病毒包含其中。

瑞芳蝙蝠洞是東南亞最大的摺翅蝠繁殖地,每年端午節過後就是蝙蝠的活動季節,數量十年來卻從五十萬隻減少至二十萬隻,銳減超過六成。新北市動保處昨邀請台、日學者到蝙蝠洞採集糞便,建立病毒資料庫防疫網絡。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瑞芳區海濱里海濱隧道旁的蝙蝠洞,是全台數量最多的東亞摺翅蝠生育棲所,每年四、五月在此大量聚集,六月生殖育幼,直到九月離開;這段期間,數萬隻蝙蝠傍晚會成群結隊飛出覓食,在空中形成壯觀場面。

瑞芳區公所十二年前曾委託台灣蝙蝠學會調查,當時蝙蝠數量多達五十萬隻,但近年調查僅剩二十萬隻。研究蝙蝠超過二十載的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吳忠信,曾分析蝙蝠洞蝙蝠的糞便,發現裡面含有鉛、汞、錳等多種重金屬,破壞蝙蝠中樞神經及回聲定位系統,研判是蝙蝠銳減原因之一,研究成果今年初登上國際期刊NeuroReport。

吳忠信說,蝙蝠與人類同屬哺乳類動物,進化上的親緣關係相當接近。去年台南在一隻東亞家蝠身上發現新型麗莎病毒,為全球首例,這種病毒有人畜共通風險,一旦突破人獸界線,就可能導致伊波拉流行等大瘟疫。

再採樣找病毒 建防疫網

昨天下午,吳忠信、日本名古屋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院教授本道榮一、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王孟亮等專研蝙蝠的學者,一同到瑞芳蝙蝠洞採集蝙蝠糞便。吳忠信說,除了重金屬,也要從糞便分析有多少病毒包含其中,確認病毒種類與潛在風險,對人體有無危害、隱憂。

新北市動保處長陳淵泉表示,以前都是採取比較被動的檢疫方式,這次透過預警性追蹤,擴大對蝙蝠的監控與研究,建立防疫網絡,預計五月就會有初步結果。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