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自古男男史料多 兩岸學者鑽研深

【媒體報導】自古男男史料多 兩岸學者鑽研深

更新時間:2017-05-31 10:45:03 / 張貼時間:2017-05-31 10:44:21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旺報
1,813
   

【媒體報導】


 

自古男男史料多 兩岸學者鑽研深

張貼.2017/05/31 上午 10:40:42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7-05-28/旺報/李怡芸/綜合

 台灣學者祁立峰。

同性婚姻隨著大法官釋憲而受熱議,雖有主張「自古以來同性戀都不能結婚」者,但隨即被兩岸學者打槍。現任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祁立峰便指出,李漁〈無聲戲〉中已有男性伴侶舉行公開婚禮;大陸專攻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的學者董笑寒,也曾就清代男性之間的情欲研究指出,清代已多有兼容性的男男關係。

暢銷書《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祁立峰指出,〈無聲戲〉中〈男孟母教合三遷〉寫閩地的男色風氣「各處俱尚,尤莫盛於閩中」,故事中男主角許季芳見到年方14、堪稱福建第一美少年的瑞郎後如醉如痴,思想:「興化府中竟有這般絕色,不枉我選擇多年……定要娶他回來,做了填房,長久相依才好。」過程中雖有一些波折,許季芳終是「領了瑞郎過門」。洞房花燭夜,李漁描寫:「新人羞澀背新郎。新郎不用相扳扯,便不回頭也不妨。」

董笑寒根據《內閣刑科題本》等史料,指出清代據統計,被動接受同性性關係的平均年齡是16歲,往往會階段性地持續至20至22歲,隨著娶妻和年長而主動結束關係;另外,清代男性亦有不少既可以作為被動者與同性發生關係,亦可作為主動者與異性發生關係,或作為主動的一方,對異性與同性的情欲同時存在。

董笑寒又以袁自超《戢影述錄》中文人被伶人色藝所打動的故事指出,清代文人雅士好男風,甚至是一種顯示其自身審美、情趣、品味的嗜好。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