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避免被小黑蚊叮 就是積極防治

【媒體報導】避免被小黑蚊叮 就是積極防治

更新時間:2017-07-10 10:29:58 / 張貼時間:2017-07-10 10:28:2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聯合報
4,314
   

【媒體報導】


 

避免被小黑蚊叮 就是積極防治

張貼.2017/07/10 上午 10:20:24   祕書室媒體公關組  .

 
                                                                                                                                      

稿源:2017-07-09/聯合新聞網/林敬家

彰化八卦山脈沿線觀光業者「今夜星辰」飲料櫃台提供免費防蚊液供遊客預防小黑蚊。 記者林敬家/攝影

圖/聯合報提供

暑假是俗稱「台灣鋏蠓」的小黑蚊肆虐期,環保署10年前在中興大學成立「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因小黑蚊只產生搔癢「困擾」,沒有傳播疫病風險,公部門未投入更多資源,防治多年仍束手無策。

小黑蚊最早出現在大肚山,60年代從中部開始擴散。民國99年學界全台調查當時高屏、台東還沒出現小黑蚊,但台中大坑、彰化八卦山脈與南投已相當密集,加上小黑蚊會隨著遊客「搭車」到外縣市,工程興建也讓小黑蚊幼蟲隨植栽移動到其他區域,蔓延全台。

彰化師範大學教授生物系林宗岐表示,近年推動有機農、天然無毒環境,加上農地荒廢持續擴大,蚊蟲用藥減少,對小黑蚊反而有利。現在民宿田園生活正夯,小黑蚊原本在農村偏鄉活動,卻因人車頻繁進出擴散,小黑蚊是名副其實的「文明昆蟲」。

林宗岐認為,小黑蚊白天吸血,晚上躲進土裡,曾以防治紅火蟻方式嘗試以低藥性熱煙霧劑噴灑在土壤裡,在高爾夫球場測試防治效果不錯,但一公頃成本約1萬元,對業者吃不消。

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杜武俊認為小黑蚊因常躲在縫隙中,應朝誘引式消滅方向想辦法。有民眾認為小黑蚊特別愛吸陌生人的血。

杜武俊說,長期身處在小黑蚊環境的人會適應叮咬,對小黑蚊攻擊逐漸沒感覺,但也促使小黑蚊激增,「避免被叮咬也是積極的防治方式。」林宗岐建議噴防蚊液,「最好每30分鐘補擦一次。」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採生態防治策略奏效,台大名譽教授楊平世表示,小黑蚊最怕風,透過修剪樹木增加透光和透風率,同時清除地面的青苔、藍綠藻等食物來源,小黑蚊密度就大減。這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