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者評論】美中被金正恩送作堆?

更新時間:2017-09-15 09:58:00 / 張貼時間:2017-09-15 09:56:50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1,818
稿源:2017-09-15/中國時報/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繼5月分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和梵蒂岡,並出席在比利時召開的北約高峰會與義大利召開的G7峰會,以及7月分前往波蘭、英國、法國,並參加在德國召開的G20峰會後,預定在11月展開他年初就任以來的第三次出訪行程,目的地是東亞地區。在參加越南召開的APEC峰會與菲律賓主辦的東協系列峰會後,接下來預計將訪問中國與日本。

從川普3次出訪的規畫看來,首先,他回應了近年來以「峰會外交」為核心的多邊互動主流;其次,儘管前述峰會多以經濟議題為主,而這也是川普執政重心所在,但包括美國是否繼續信守領導承諾、其盟國是否願意增加支出,以及如何積極打擊恐怖主義等,外交與安全議題往往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當然,早在第2度出訪前夕,川普便曾推文譴責並質疑北京協助處理北韓問題的誠意,更何況平壤剛剛才進行了第6次核試,一般認為,在此次川普的首度亞洲行中,北韓爭議勢將再度成為美、中角力重點。

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2011年底上台以來,北韓已頻繁進行了近80次飛彈試射與4次核試驗,對此,儘管聯合國安理會也「相當負責」地通過了6次制裁,但結果毋寧可說是失敗的。即便每次決議都被「慣例」地宣稱是「迄今最嚴厲」的應對作為,北韓似乎也總以「更具挑釁性」的做法來回應,不僅大國臉上無光,區域緊張更有日益升高的態勢。

北韓真的「強大」到無法遏制?回顧歷史,尤其是2003~2007年的六方會談,答案便呼之欲出。雖然近期許多人認為北韓已走上擁核的不歸路,要求其棄核已不可能,事實是平壤即使在2006年進行了首度核試驗,但在翌年第5輪第3階段與第6輪會談當中,各國仍舊迫使金正日接受停止核試、公布核計畫,甚至同意最終「去功能化」的承諾。很顯然地,北韓雖試圖以核試來拉高談判籌碼,只要大國存在共識,實力差距懸殊終究是平壤「不可承受之重」。

進一步來說,正因為2009年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重返亞洲」,從而挑起了迄今未止的美、中矛盾,北韓隨即掌握此一「逃脫之窗」,宣布退出六方會談。

如今呢?美中關係雖仍繼續存在許多衝突,繼4月分習近平訪美與7月分G20峰會後,加上11月川普的亞洲行,僅僅1年中,習川便至少有4次單獨會面機會,這還不包括透過熱線通話的次數。即使美、中確實存在許多短期內難解的歧異,由於金正恩公然在美國國慶日以飛彈試射「慶祝」,甚至在北京擔任主場外交的金磚峰會前夕再度核爆,這些挑釁行為既已跨越紅線,對兩大國來說亦屬「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作為,對此,美、中是否可能被北韓不小心「送作堆」,達成某種共識,或許是此次川普出訪值得關注的發展之一。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