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新型態魚骨型魚道 生態保育兼具防砂

【媒體報導】新型態魚骨型魚道 生態保育兼具防砂

更新時間:2017-10-06 10:40:22 / 張貼時間:2017-10-06 09:42:07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公視
5,346

新型態魚骨型魚道 生態保育兼具防砂

稿源:2017-10-05/公視/邱植培、彭煥羣/台中



台灣許多河川防砂壩都設有讓魚蝦洄游,國立中興大學和水利署合作,終於設計出能兼具生態保育和防砂的魚骨型魚道。

「這邊看到了!這隻白鰻 一下子進去了。」

台灣白鰻順著魚道上溯,就算水流這麼急,還是一下子就游到最高處,這是國立中興大學和水利署合作研發的新型態魚骨型魚道,各魚種的平均上溯率超過50%,比舊型魚道更適合台灣多樣性魚種。

國立中興大學農資學院院長陳樹群:「國外的魚道也都只是針對單一的魚種,我們的魚道呢是為了要適應台灣多樣性的魚種,比如是游泳性的魚類、吸盤性的魚類,還有蝦蟹之類的東西要同時使用。所以它的設計就跳脫我們傳統這樣攔水的方式。」

陳院長表示,台灣河流多土砂,為了防洪都會興建防砂壩和固床工,不過這也阻斷魚類洄游、縮小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但舊型的魚道經常泥沙淤積,不但喪失魚道原有功能,也增加維護成本,所以才會興建魚骨型魚道,讓排沙率可達到95%。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正工程司王順昌:「台灣遇到的就是泥沙 泥沙問題,以前做的大概都是階段式魚道 ,都容易淤沙,這個就是它有考慮到排沙,自然排沙的部分。」

興大和水利署經過17年的研究,經過許多精密計算、測試,終於研發出屬於台灣特有新型魚道,今年8月也獲得國際專業期刊「 生態工程」刊登,目前已經在嘉義八掌溪、新竹頭前溪等多條溪流建置新魚道,希望有效兼顧生態保育和防砂防災。


大台中新聞 南區興大魚骨型魚道

稿源:2017-10-05/大台中新聞



為了維護水域生態,許多國家都會興建魚道跨防砂壩,而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擁有多樣化魚蝦類和兩棲動物,因此國內有大學教授,和水利署歷時17年的合作研究,設計出魚骨型魚道,不但能減緩水流流速,更能強化排砂效果,也符合台灣魚蝦類溯流而上的特性,目前在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都有設置,可兼顧生態保育和防砂功能。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生態防砂功能兼具

稿源:2017-10-05/中央社/趙麗妍/台中

國立中興大學與水利署歷經17年合作研究,設計出魚骨型魚道,適合多樣化的小型魚蝦上溯,適用於台灣本土性魚類,有效兼具生態保育、防砂防災功能。

中興大學今天召開記者會,魚骨型魚道研究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共同完成。2017年8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刊登。

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因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大都以興建防砂壩、固床工等防災工程,減緩泥砂輸送量及穩定河道。為提供民生等用水及水利發電,也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

這些橫向結構物雖帶給人類利益,但也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興建魚道跨越堰壩,以維護水域生態,是世界先進國家共同的課題。

陳樹群研究團隊與水利署水規所,針對台灣堰壩的魚道缺失進行調查,廣為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道的設計觀念,此款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三部分。

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減緩流速功能,能強化排砂效果,隨著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魚道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多樣化魚蝦類上溯使用。


興大花17年研發「魚骨型魚道」 讓小魚安全回家

稿源:2017-10-05/聯合報/喻文玟

中興大學與水利署經歷17年的合作研究,設計出一款新型態的魚骨型魚道,適合多樣化的小型魚蝦上溯,特別適用於台灣本土性魚類,同時具有高效能的排砂效率。

「魚骨型魚道」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興大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共同完成。目前建置在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興大水保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也因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大都以興建防砂壩、固床工等防災工程,減緩泥砂輸送量及穩定河道。

陳樹群指出,穩定的河道提供民生用水、水利發電,並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但這些橫向結構物雖帶給人類利益,也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

陳樹群表示,目前歐美各國的魚道多針對單一大型魚種,例如鮭魚,且多設於含砂量極低的攔河堰,大都以隔柵型態,來減緩流速及增加水深,使魚類順利上溯,但這類型態複製到台灣,無法適用於多種小型魚蝦類、兩棲動物外,台灣的河川又多砂,隔柵更經常造成魚道内泥沙淤積。

陳樹群研究團隊與水利署水規所從2000年起,開始針對台灣堰壩的魚道缺失進行調查,廣為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道的設計觀念,此款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水道區」三部分。

「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有減緩流速功能,更能強化排砂效果,且隨著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一般排砂率可超過95%,魚道內的泥沙不超過5%,因此配置在防砂壩可以防止魚道淤積,讓魚道功能不致衰減;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

陳樹群指出,「魚骨型魚道」可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台灣多樣化魚蝦類上溯使用,例如游泳性魚類:台灣石礗、粗首鱲、何氏棘魞、白鰻,可達50%以上上溯率。吸盤性魚類:明潭吻蝦虎、埔里中華爬岩鰍,可達30%上溯率;攀爬性水中生物:大和沼蝦可利用麻繩或粗糙邊壁上溯,即使魚道內僅保持濕潤狀態也可以完成上溯。

「魚骨型魚道」在2005年6月獲得新型專利,團隊不斷地精進魚骨型魚道水流與泥砂運移試驗研究,累積經驗並細緻修正,這項長時間研究台灣各類型本土性水中生物的上溯現象,內容涵蓋野外觀測、室內實驗及數學模式的精闢見解,2017年8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刊登。


興大水利署費時17年攜手打造魚道 給魚兒「安全回家的路」

稿源:2017-10-05/自由時報/蘇孟娟/台中

中興大學與水利署費時17年,成功攜手打造出「給魚兒安全回家的路」!

興大與水利署設計出一款「魚骨型魚道」,克服台灣河川普遍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等先天限制,魚道具高效能的排砂效率,讓多樣化的小型魚蝦均能順利上溯,目前在包括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等地設置魚道,魚類上溯率提昇,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該研究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共同完成;主要貢獻在於長時間研究台灣各類型本土性水中生物的上溯現象,內容涵蓋野外觀測、室內實驗及數學模式的精闢見解,2017今年8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刊登。

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也因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國內以興建防砂壩、固床工等防災工程,減緩泥砂輸送量及穩定河道,此外,為提供民生等用水及水利發電,也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

陳樹群說,這些橫向結構物雖帶給人類利益,卻也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目前世界各國多設法興建魚道跨越堰壩,以維護水域生態。

陳樹群指出,歐美各國的魚道多針對單一大型魚種(如鮭魚等),且多設於含砂量極低的攔河堰,大都以隔柵型態,來減緩流速及增加水深,使魚類順利上溯,但將歐美經驗複製到台灣後卻無法奏效,主要是不適合台灣河川存在各式小型魚蝦類或兩棲動物外,台灣河川多是砂河川,隔柵更經常造成魚道內泥沙淤積。

陳樹群研究團隊與水利署水規所自2000年起,開始針對台灣堰壩的魚道缺失進行調查,廣為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骨型魚道」的設計觀念,此款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三部分,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有減緩流速功能,更能強化排砂效果,且隨著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一般排砂率可超過95%,亦即魚道內的泥沙不超過5%,因此配置在防砂壩可以防止魚道淤積,使其魚道功能不致衰減,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

陳樹群指出,此魚道可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多樣化魚蝦類上溯使用,經研究統計,新魚道可適用於台灣特有種魚類如游泳性魚類台灣石礗、粗首鱲、何氏棘魞、白鰻,可達50%以上之上溯率;吸盤性魚類如明潭吻蝦虎、埔里中華爬岩鰍,可達30%之上溯率;攀爬性水中生物:如大和沼蝦可利用麻繩或粗糙邊壁上溯,即使魚道內僅保持濕潤狀態也可以完成上溯。

陳樹群說,這項魚骨型魚道設計主要難度在於魚道內的角度設計,光一個角度如何不卡砂、讓魚群能順水流上溯等,就要花去3到5年時間反覆研究、修正,目前魚道已取得專利,但團隊把研究及魚道設計所有資訊免費開放,盼能在國內河道廣泛設置,為台灣河川生態保育盡心力。


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稿源:2017-10-05/中廣新聞網/寇世菁

台灣河短,坡陡流急,防沙壩多,間接阻斷魚類洄游空間,造成許多台灣本土性魚類,愈來愈少,為了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國立中興大學和水利署合作,經過17年研究,設計一款新型態魚骨型魚道,適合多樣化小型魚蝦上溯,目前建置在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興大水保系主任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土砂災害頻傳,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大都興建防砂壩,減緩泥砂輸送量,穩定河道。同時為提供民生用水及水利發電,也大量興建水庫,穩定水源。這些橫向結構物帶給人類利益,卻阻斷魚類洄游,並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興建魚道跨越堰壩,維護水域生態,是先進國家共同課題。目前歐美魚道多針對單一大型魚種(如鮭魚等),且多設在含砂量極低的攔河堰,但不適用多砂河川的台灣。興大和水利署水規所2000年起合作,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生態行為,設計新型魚骨型魚道,分為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有減緩流速功能,更能強化排砂效果,且隨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一般排砂率可超過95%,魚道內泥沙不超過5%,因此配置在防砂壩可以防止魚道淤積,使魚道功能不致衰減;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陳樹群指出,新魚道可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多樣化魚蝦類上溯。可適用台灣特有種魚類包 括:游泳性魚類:如台灣石礗、白鰻,可達50%以上的上溯率;吸盤性魚類:如明潭吻蝦虎、埔里中華爬岩鰍,可達30%的上溯率;攀爬性水中生物:如大和沼蝦可利用麻繩或粗糙邊壁上溯,即使魚道內僅保持濕潤狀態也可以完成上溯。陳樹群指出,目前在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都有建置魚骨型魚道,防沙壩愈高,魚道愈長,以白鰻為例,上溯率超過九成,本土魚生存空間明顯變大。

興大這項魚骨型魚道2005年6月獲得新型專利。其後團隊不斷精進,多年來免費推廣,成為台灣本土性魚類最為適用的魚道型式。並在今年8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刊登。


魚骨型魚道 給魚兒安全回家路

稿源:2017-10-06/自由時報/蘇孟娟/台中

中興大學、水利署費時17年打造

中興大學與水利署費時十七年,攜手成功打造出「給魚兒安全回家的路」!

中興大學與水利署克服台灣河川普遍河短坡陡流急等先天限制,設計「魚骨型魚道」,具高效能的排砂效率,讓多樣化的小型魚蝦均能順利上溯,目前在包括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等地設置魚道,魚類上溯率提升,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研究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共同完成,因長時間研究台灣各類型本土性水中生物的上溯現象,研究今年八月獲國際專業期刊「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刊登。

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陳樹群表示,世界各國基於民生等用水及水力發電需要,多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或有防砂壩等防災工程,這些工程多屬橫向結構體,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世界各國多設法興建魚道跨越堰壩,以維護水域生態。

陳樹群指出,歐美國家雖有成功經驗,但歐美魚道多針對單一大型魚種如鮭魚等,且多設於含砂量極低的攔河堰,以隔柵減緩流速及增加水深,使魚類順利上溯,歐美經驗卻不適用在台灣。

主因台灣河川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設隔柵反易造成魚道內泥沙淤積,也不利台灣河川多樣的小型魚蝦類等上溯。

陳樹群研究團隊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骨型魚道」的設計觀念,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魚骨區造型具順流特性,排列的角度具減緩流速功能,能強化排砂效果,一般排砂率可超過九十五%,即魚道內的泥沙不超過五%,魚道即使配置在防砂壩也能防止魚道淤積。

陳樹群指出,研究針對台灣特有種魚類在三小時內通過魚道的上溯率,包括游泳性魚類台灣石礗、白鰻等,可達五成以上上溯率;吸盤性魚類如明潭吻蝦虎、埔里中華爬岩鰍,可達三成;攀爬性水中生物如大和沼蝦等也多能順利上溯。陳樹群說,目前魚道已取得專利,但相關資訊免費開放,盼能在國內河道廣泛設置,為台灣河川生態盡心力。


魚骨型魚道 魚兒找到回家路

稿源:2017-10-06/中國時報/林欣儀/台中

保護台灣生態、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與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組成團隊,歷經17年研究,設計出新型態「魚骨型魚道」,幫助台灣本土魚類及蝦蟹上溯,同時解決舊有魚道泥沙淤積的問題,此成果也獲國際期刊發表。

興大水利署 研究17年

指著海報圖上各種攔沙壩工程建設,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博士王順昌表示,台灣大大小小的攔沙壩、取水堰或水庫等建設,總計4、5千座,這些建設多為防洪、水利安全或方便供水等考量而施作,卻間接阻斷魚類洄游機會,影響水中生態。

陳樹群指出,幾年前生態保持觀念開始盛行,政府複製國外「魚道」設施在台施作,藉以幫助魚類洄游跨越堰壩,但國外魚道多針對單一種類、較大型的魚類,且其方法為使用「隔柵」減緩流速、增加水深,較不適合台灣本土小型魚蝦,也易因隔柵產生泥沙淤積問題。

魚骨區休憩 適合魚蝦

為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分析台灣魚蝦特性,設計出新型魚道,陳樹群表示,此設計以魚骨為主軸,將水道區分為具減緩流速功能且強化排砂效果的魚骨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的休息區,及幫助魚類上溯的魚道區,滿足不同魚蝦上溯時的需求。

經研究團隊實際測試,魚骨型魚道在不同流速情況下,可幫助石斑、溪哥等台灣游泳系魚類上溯率達5成以上,成效頗佳,其實驗成果也刊登於今年8月的《生態工程》國際期刊。

王順昌強調,新款魚骨型魚道目前已建置於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及新竹頭前溪等處,其排沙率超過9成5,每公尺建置費用約5萬元。


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稿源:2017-10-06/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常罡、常維鈞

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國立中興大學與水利署經歷17年的合作研究,設計出一款新型態的魚骨型魚道,適合多樣化的小型魚蝦上溯,特別適用於台灣本土性魚類,同時具有高效能的排砂效率。目前此魚道建置於嘉義八掌溪、宜蘭仁澤防砂壩、新竹頭前溪,有效兼顧生態保育與防砂防災功能。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表示,台灣水域生態系豐富,但也因河短坡陡流急,豐枯流量變化大,導致土砂災害頻仍,為求治山防洪保護上下游安全,大都以興建防砂壩、固床工等防災工程,減緩泥砂輸送量及穩定河道。同時為提供民生等用水及水利發電,也大量興建水庫以穩定水源。這些橫向結構物雖帶給人類利益,但也阻斷魚類洄游及縮短水中生物的生存空間。

因此興建魚道跨越堰壩,以維護水域生態,是世界先進國家共同的課題。目前歐美各國的魚道多針對單一大型魚種(如鮭魚等),且多設於含砂量極低的攔河堰,大都以隔柵型態,來減緩流速及增加水深,使魚類順利上溯,但此型態複製到台灣,除了無法適用於多種小型魚蝦類或兩棲動物外,對於多為多砂河川的台灣來說,隔柵更經常造成魚道内泥沙淤積。

陳樹群研究團隊與水利署水規所自2000年起,開始針對台灣堰壩的魚道缺失進行調查,廣為分析台灣特有種魚蝦類的生態行為,提出新型魚道的設計觀念,此款魚道分魚骨區、休息區與水道區三部分,魚骨區因造型順流特性,底部具有減緩流速功能,更能強化排砂效果,且隨著流量增加,排砂效能更佳,一般排砂率可超過95%,亦即魚道內的泥沙不超過5%,因此配置在防砂壩可以防止魚道淤積,使其魚道功能不致衰減;休息區提供魚類短暫休憩與躲藏;水道區則促使魚類順利上溯。

陳樹群指出,此魚道並可依不同水流特性,滿足多樣化魚蝦類上溯使用。可適用於台灣特有種魚類如下:游泳性魚類:如台灣石礗、粗首鱲、何氏棘魞、白鰻,可達50%以上之上溯率;吸盤性魚類:如明潭吻蝦虎、埔里中華爬岩鰍,可達30%之上溯率;攀爬性水中生物:如大和沼蝦可利用麻繩或粗糙邊壁上溯,即使魚道內僅保持濕潤狀態也可以完成上溯。
【中央社】國立中興大學與水利署歷經17年合作研究,設計出魚骨型魚道,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右2)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左2)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右1)共同完成。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6年10月5日

【中央社】國立中興大學與水利署歷經17年合作研究,設計出魚骨型魚道,由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特聘教授陳樹群(右2)與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博士王順昌(左2)及中興大學助理研究員席克懷(右1)共同完成。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6年10月5日

【自由時報】新竹頭前溪目前也有興大等研究團隊設計的「魚骨型魚道」。 (圖:中興大學提供)

【自由時報】新竹頭前溪目前也有興大等研究團隊設計的「魚骨型魚道」。 (圖:中興大學提供)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給魚兒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興大發表魚骨型魚道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