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環保署:十年來空污指標明顯下降,莊秉潔:工廠居民受高毒性污染 無研究管制

【媒體報導】環保署:十年來空污指標明顯下降,莊秉潔:工廠居民受高毒性污染 無研究管制

更新時間:2017-10-17 10:41:54 / 張貼時間:2017-10-17 10:36:36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上下游
3,124
稿源:2017-10-16/上下游/劉怡馨

空污費收了22年空氣品質卻沒改善?外界質疑政府沒有積極處理空汙問題。環保署今(16)召開空污記者會,副署長詹順貴表示,10年來整體空汙已改善許多,除有時短期空汙指標上漲,總體來看空污指標已有下降,更喊出2019年細懸浮微粒(PM2.5)要下降至18微克。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民眾對空污最直接的觀測方式,就是能否看到藍天,PM2.5必須達到10-15微克,民眾才能明顯看見改善。另外,居住在工廠附近的民眾,深受高毒性物質污染,像是重金屬、戴奧辛等,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但政府卻沒有針對這種高毒性物質數據進一步研究與管制,當地居民當然對政策無感。

環保署:空汙各指數明顯下降,PM2.5已降到20微克

空保處處長蔡鴻德表示,台灣從2005年至2016年各空汙指數明顯下降,根據全國歷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其中二氧化硫從5.2ppb降至3.0ppb;二氧化氮從18.5ppb降至13.5ppb;懸浮微粒從63.1微克降至42.9微克。而細懸浮微粒(PM2.5)也從2013年24微克降至20微克,環保署也表示2019年目標PM2.5要下降至18微克。

而以新制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AQI)來看的話,達對敏感族群不健康以上(AQI>100)站日數比率也從103年26.2%,降至今年9月底為17.3%。

在臭氧指數方面,監資處處長張順欽表示,以1994年至1998年對比2012年至2016年,臭氧濃度大於120ppb的天數,從232天降至69天,確實有明顯改善。不過,張順欽也坦言,因為空氣中氮氧化物變少,難以破壞臭氧,而臭氧又與空氣中其他污染物結合,造成臭氧在空氣中停留時間長,以至於臭氧8小時指數比過往高,但其實以臭氧濃度來看,已經比往年下降許多。

民眾感受不到改善?蔡鴻德:不可能一次到位,要逐年改變

回應外界對空汙越趨嚴重的質疑,蔡鴻德表示,民眾多半是憑感覺猜測空汙情形,但實際從歷年空氣品質監測數據分析,空汙總體情形已改善3至4成,蔡鴻德更舉例近年致力汰舊老舊大型柴油車,甚至透過柴油氧化除硫方式,改善汽車所無法排解的硫化合物,進一步使得二氧化硫數值大幅下降。

蔡鴻德強調,環保署與公民團體的立場是一致的,都希望能改善台灣空汙情形,但不可能一次到位,必須逐年改變。

莊秉潔、綠盟:工廠居民受空汙之苦 卻無管制

不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簡稱「綠盟」)研究員曾虹文表示,AQI都是粗略數值監測現況,生活在工廠附近的居民,對於污染排放、臭味、黑煙有直接的身體感受,以三峽小工廠附近居民來說,當地居民得到氣喘比例就是比較高,但環保署數值卻無法檢測出來。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則表示,民眾最直接的觀測方式就是能否看到藍天,即使PM2.5數值已下降至20微克,但PM2.5必須達到10-15微克,民眾才能明顯看見改善。

莊秉潔也說,PM2.5裡有再區分高毒性與低毒性物質,居住在工廠附近的民眾,深受高毒性物質污染,像是重金屬、戴奧辛等,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但政府卻沒有針對這種高毒性物質數據進一步研究與管制,當地居民當然對政策無感。

但對於近年環保署在空汙上的努力,曾虹文與莊秉潔也表示認可,只是仍有進步空間,曾虹文表示期望政府在固定污染源多做努力,「考量經濟人力成本,其實也並非硬性要求每家工廠都要加裝空氣品質監測系統」,但是企業必須主動與政府商討是否有其他解決方案,而非被動提出政策實施困難度,反而加深民眾對企業與政府的不信任感。

環保署:空污大戶如台電、中鋼、台泥共收12億空污費

在固定污染源管制方面,環保署也祭出新方案,將徵收排放管道粒狀物空污費,針對總懸浮微粒及個別物體,包括鉛、鎘、汞、砷、六價鉻、戴奧辛等,將分級、分季計費,蔡鴻德表示因應秋冬空污指數較高的情況,在秋冬季節會徵收較高的空污費。

詹順貴表示,此次徵收主要大戶為台電、中鋼、台泥,合計將徵收高達12億的空污費,預計明年3月到4月會上路。對於徵收後的費用如何使用?詹順貴表示,將應用在固定污染源設備改善以及14+N等空污治理政策。
圖片來源/環保署簡報

圖片來源/環保署簡報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攝影/劉怡馨)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攝影/劉怡馨)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