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首頁
  • 興新聞
  • 【媒體報導】水資源是公共財 農委會︰擴大灌區顧農民

【媒體報導】水資源是公共財 農委會︰擴大灌區顧農民

更新時間:2017-11-10 13:35:23 / 張貼時間:2017-11-10 09:34:12
興新聞張貼者
單位秘書室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2,928
稿源:2017-11-10/自由時報/吳欣恬、楊綿傑

水利會百年歷史 會員逾150萬人…

日治時期就存在的農田水利會至今逾百年,目前全國共十七個水利會、會員逾一百五十萬人。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強調,政府每年補助六十多億,迄今卻還有五十多萬公頃農地沒有水利灌溉設施,且水資源是公共財,希望公權力介入處理,以全國性角度提升水利建設及灌溉成效,照顧農民,不要讓非灌區農民再淪次等公民。

公法人身分不明、派系綁樁 早有改革聲

水利會渾沌不明的公法人身分常有權責不符爭議,應屬公共財的水和土地資源更有私人出賣之虞,而水利會選舉更常有人為因素介入、地方派系綁樁買票文化的沉痾,過去屢有改革需求呼聲。

但也有人不滿,「民進黨一上台就改官派」,有意圖對水利會派系洗牌疑慮,甚至直指,「這是對過去長期與國民黨勢力盤根錯節的水利會派系勢力拔樁。」

還有出賣水權或租蓋大樓 民團轟很怪

不過修正草案其實獲得不少民間團體支持,水利保育團體疾呼:「水是公共財,水利會以公法人身分執行跟公權力無關的事,『很怪』,即便部分水圳是私人出資的,水權也非私有,更不應被用來賺錢當成私財。」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說,農田水利會每年拿農委會補助六十億,經費流向卻不受監督,甚至有水利會出賣水權、將農業用水賣給南科使用,每年獲利高達三億,還有些水利會用地已無灌溉功能,如台北市的瑠公圳,藉出租、販售獲高額利潤。

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更指出,水利會有些職位安插政治人物當肥貓,且會長選舉有黑箱嫌疑,永遠一批人在當。農田水利會的員工透過改制納入公部門,福利或退休等制度比照公務員,對員工是正面的。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黃炳文則說,水利會分兩種,都市型的沒多少水權,卻有數千億的資產,農業大縣的水權多,財政卻苦,有的甚至負債。但灌溉用水和農地耕作管理制度應做綜合考量,要注意當年農田水利會和農民也有出錢建水利設施,未必因政府補助,就全要收歸政府。

台大農經系教授吳榮杰則對改制樂觀其成,他指出,官派比較不會有派系選舉問題。現在農田水利會的灌溉設施,雖然早年不少是農民出錢,但現卻由少數人運作,更不公平。農田水利會改制成公務機關,讓水權分配,從總體利益考量,而非本位主義,應會更順利。
【自由時報】水利會投票情形。(資料照)

【自由時報】水利會投票情形。(資料照)

【自由時報】目前農田水利會屬於公法人,並非政府機關,由農委會管理、水是經濟部管理,形成雙頭馬車。 (資料照)

【自由時報】目前農田水利會屬於公法人,並非政府機關,由農委會管理、水是經濟部管理,形成雙頭馬車。 (資料照)

【自由時報】農田水利會灌區與非灌區面積比較表

【自由時報】農田水利會灌區與非灌區面積比較表

Back